



2月7日凌晨,索尼公司宣布,將采取措施解決名下問題最嚴重的兩個電器業務部門,在電視機和個人電腦業務中裁撤5000個職位,以及將電視部門拆分為獨立子公司。索尼做出了三個月以來第二次財年業績預期的下行修正,稱截止3月結束的整個財年中將有1100億日元(11億美元)的虧損,與之前預測的300億日元盈利業績背道而馳。此外,索尼宣布將把PC業務和VAIO品牌出售給日本投資基金JapanIndustrialPartners(JIP),該交易預計在7月底完成。索尼將不再設計和開發PC產品,而最后一批VAIO產品在全球發布后,其生產和銷售工作也將停止,索尼決定重點開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索尼PC就這么沒了?!網友在論壇發帖稱之為“天塌了”,有人認為,索尼實在可笑,最后居然到要變賣家當了。媒體也紛紛揣測。但實際如何,恐怕只有索尼最清楚不過。大家看到的現象是索尼連年處于虧損狀態,龐大的業務體系卻也和其龐大的負債成正比。早在2011年時,索尼虧損就已達56億美元。而從這場PC出售業務和電視分拆業務中,我們也讀到兩個信息,其一,PC市場已經疲軟;其二,索尼戰線冗長,長期的虧損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造成難以承受的負荷。
那么,索尼真的是深陷虧損泥塘、被迫變賣家當嗎?對此,中國行業研究網表示,索尼此次出售電腦業務或時機合適;中國日報分析,索尼出售PC業務,VAIO或將重生;2l世紀經濟網也報道,索尼出售PC分拆電視實為移動浪潮下的減法。似乎行業紛紛看好索尼此次行動。不少人士更是認為,索尼實為“斷臂求生”。而原因就是,這一切都與平井一夫所堅持的“One Sony”有關。
什么是One Sony?
“不遠的未來,出去跑步,你戴SmmtWatch與索尼無線藍牙耳機,一邊運動你一邊收聽高質量的索尼音樂;而同時,娛樂內容和運動記錄將一起同步到索尼最新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而根據這些信息,索尼不僅自動生成最佳食譜,甚至可以根據運動目標的完成情況,智能推薦休閑或勵志類的內容”。這是索尼詮釋的One Sony。
這場行動其實早有苗頭,2012年,平井一夫臨危受命。這位索尼創始人之一盛田昭夫的外甥上臺之初便計劃索尼未來專注于三大領域的投資和研發工作:數字成像、移動產品以及視頻游戲。具體到產品也就是智能手機、平板,DCDV,PS4。你會發現,平井一夫并沒有提到電視及電腦業務。也就是說,平井一夫上臺開始,就沒有把電視和電腦業務納入索尼的版圖。關于PC出售平井一夫發言說,“我希望這些措施能夠為結構改革畫上一個句號。但是因為競爭的加劇,我們也需要經常評估并重新整理我們的業務組合。”
在近十多年來一直與多個產品線的競爭對手進行交鋒,但并未有一個領域成為真正的第一,戰線過長,產品線也眾多,沒有辦法推出有影響力的設備。索尼這次行動不免讓大家猜想,索尼此次能夠將剩下的業務都整合進一個體系中去,例如索尼電視機是索尼4K體系下的內容播放設備,也可以是PS4游戲機和智能手機、平板的輸出設備,而DCDV和這一切都能夠歸于數字家庭娛樂終端里去。平井一夫說,在完成對電視機以及個人電腦業務的調整之后,公司的重組計劃將全部完成,從而可以集中精力擴展更有前途的業務部門。這就是OneSony,全線覆蓋,一個體系,重點整合。人在出拳之前往往都要先將拳頭縮回,這樣打出去才會有力,而“One Sony”正是它蓄力已久的拳頭產品。
電視分拆,意義何在?
不可否認,由于未能把握全球電子業發展的趨勢,索尼電視陷入經營困境,被中韓等同行遠超。目前索尼承受著巨大的業績壓力。2012年是索尼連續虧損的第四年,可是賣樓的同時索尼還干了些什么呢,我們不妨來看看:2012年2月15日,索尼斥資10.5億歐元收購愛立信持有的50%索尼愛立信股份,并將索尼愛立信整合到索尼的電子產品部門,將其收納為索尼的全資子公司。索尼全面啟動復興計劃。電視產品作為家庭視聽娛樂的中心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索尼分拆電視業務,使其成為全資子公司,并計劃于2014年7月完成。
索尼表示,希望此次借助電視業務改革建立從2014財年開始可以穩定貢獻利潤的體制。
事實上,日系電視企業在前兩年表現不容樂觀,松下電器甚至已關閉等離子電視機制造業務。重技術、輕客戶體驗以及中國電視制造企業的崛起是造成日系電視企業不景氣的重要原因。索尼改變了一貫發展方向,使技術研發費用合理化,同時優化相關所有環節,降低制造成本,將提高價格競爭優勢,其業績有望在未來1 2年迅速增長。索尼分拆電視業務,并加快開發4K超高清電視機等高附加值產品,力爭在2014財年實現電視機業務扭虧為盈。有分析師認為,索尼意在改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2月6日,索尼還發布了2013財年第三季度(2013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財報: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3.9%,為24128億日元(約230億美元);營業利潤同比提升了439億日元,達到903億日元(約8.6億美元)。索尼作為多元化發展企業,抗風險能力仍較強。雖然電視機、電腦等業務出現虧損,但得益于智能手機、游戲等業務,銷售收入依舊維持較快增長,此外匯率變動利好日本企業。專家表示,索尼今后應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優勢業務,但對于目前正處于虧損階段的電視業務,索尼基礎雄厚,通過調整戰略尚可有望實現復蘇,宜以支持為主。
平井一夫在上任之初就曾承諾復興索尼病入膏肓的消費電子業務,并在連續虧損70億美元之后,讓電視機業務實現盈利。4K電視領域,2013年索尼在日本獲得了75%的市場份額,并在美國市場取得了4K產品市場份額第一的成績,然而從目前的應收情況看,索尼的電視業務仍將連續第十年出現虧損。因此,索尼方面宣布將電視部門分拆,成立獨立運營的全資子公司。這都將有利于索尼對于業務的整體把控。盡管消費電子帶來的利潤不如其他業務,也有投資者向索尼提出直接剝離整個消費電子業務。但是實際上,索尼目前的游戲業務特別是PS4仍然在行業內很有優勢。索尼進行電視部門分拆而非出售,因為電視業務對索尼的整體戰略上仍然有很重要的位置,并有構建“家庭娛樂中心”的意圖。“分拆電視業務主要是為了將此業務變得更加高效和靈活,優化業務規模和結構以適應目前的競爭環境,并明確業務運營責任”。對電視業務的發展前景索尼方面顯得信心滿滿。
一直以來,索尼PC產品以輕薄時尚的外觀博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不過近年來隨著蘋果產品的風靡,索尼電腦的消費人群被分流,業務逐步走下坡路。平井一夫上任后,其對索尼的改革從未停止,而對于目前做出的兩項決定,平井一夫也公開表示,這是索尼“復興計劃”中的關鍵步驟。
市場研究公司IDC顯示,全球PC市場2013年出現有史以來最大幅度的萎縮,而且短期內沒有回暖的跡象,2014年,PC電腦出貨量有望再下跌3.8%。縱觀整個市場,目前包括聯想在內的PC廠商都已在智能移動終端上發力,而除了索尼,今年1月韓國廠商LG也傳聞要退出PC業務。目前索尼的很大部分收入來源于其家庭娛樂、音樂業務和金融服務業務。業務很多,戰線過長,是索尼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將導致索尼無法集中精力做好復興索尼所應該做的事情。
此番索尼改革,做減法仍然是索尼的主調。為了實現改革,索尼將在2013財年追加約200億日元的結構改革費用并在2014財年產生約700億日元的結構改革費用。索尼預計這些措施將從2015財年開始實現每年1000億日元的固定費用削減。“索尼將精簡索尼集團總部和支持部門,計劃與2013財年相比,2015財年在這些部門削減約30%的費用。”通過裁員和縮減業務,一方面索尼的財報會變得相對漂亮,而精簡部門和人員對于索尼而言,其實際意義在于具體業務層面上,會集中精力開發核心業務的產品。
電子業務中,索尼定義了三大核心業務——影像、移動和游戲。不過金融和娛樂的占比仍然較小,作為一家電子產品生產制造企業,昔日的主營業務不斷被剝離,意味著盈利板塊數量銳減。另據NPDDisplaySearch最新分析報告顯示,由于新產品推出延遲和消費者需求減弱,主要筆記本電腦品牌廠商已降低了2014年的出貨目標,其中包括蘋果、華碩、惠普、聯想、三星、索尼和東芝。在綜合分析了各種因素后,索尼最終決定將移動產品線集中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并將電腦業務轉移到JIP成立的新公司。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表示,索尼此舉主要是為了扭轉負增長局面,其電腦業務競爭力逐漸減弱,產品創新速度較慢,渠道發展滯后,市場被迅速掠奪。現階段,索尼電腦業務難以出現較大起色,此時剝離是無奈之舉也是明智之舉。全球PC市場規模不斷萎縮,市場正在加速向集中和壟斷的方向發展。PC產品在形態上一直沒有較大的突破,即便是“超極本”等產品,也沒有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績。索尼退出PC業可謂明智之舉。
上任之初,平井一夫曾經果斷砍掉索尼的化學和光驅業務等其他業務部門,但類似于PC這種索尼傳統核心業務而言,這樣大的動作還是平井一夫上任以來的第一次。有人士分析,索尼這次在正式放棄了PC業務之后,決定把重心放在智能手機業務和平板電腦業務上去,一切都為了索尼復興的大計劃——One Sony。或許同時,VAIO將換個方式存在。并舉例當年ibm旗下的thinkpad品牌在2005年被聯想收購,聯想將曾經高高在上的thinpad成功的打造成為了一個平易近人的商務筆記本形象,當年動輒上萬元的機器,目前的價格也是人人可以接受了,同時也打破了十幾年來一貫不變的設計,從商用純黑的風格走向多彩的時尚風。thinkpad甚至相較于以前離我們更加貼近了。所以,VAIO或將今后也變換一種方式存在于身邊。
而“One Sony”或將帶來一個全新的索尼,我們期待索尼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