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民黨軍隊最高統帥,蔣介石喜歡搞閱兵式,然而詭異的是,他在閱兵過程中屢遭噩夢。
最驚險的一次閱兵
1926年8月14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蔣介石抵達長沙,決定在東門外大校場對第七、八軍進行檢閱。
那是個大晴天,校場上旌旗招展,場面熱烈,15000名士卒列隊完畢。蔣介石騎著高頭大馬進入閱兵場。自右向左按轡徐行,首先檢閱第七軍。這個軍來自貧窮的廣西,穿戴破爛,也沒有軍樂隊和儀仗隊,當蔣騎馬經過時,他們只是高喊幾句口號,給人軍威不壯之感,蔣的心中略有不快。
接下來檢閱第八軍。第八軍由原北洋所屬的湘軍改編而來,實力雄厚,不僅服裝整齊,軍樂隊和儀仗隊都一應俱全。當蔣騎馬行至第八軍時,排頭的樂隊立即奏響軍樂。頓時高亢的樂聲響徹校場。可正是這號樂喧天最終壞了好事。
原來,蔣介石所騎的那匹馬中看不中用,尖厲刺耳的號樂突然響起,它長嘶一聲,前蹄騰空而起,將猝不及防的蔣介石掀翻下馬,接著轉身狂奔,蔣的一只腳則掛在馬鐙上被拖拽著。在被驚馬拖出六七米后,蔣的腳從馬靴中脫落,才撿回一條命。
被人救起的蔣介石狼狽不堪,一只馬靴不見蹤影,帽子被拋出老遠,白手套成了黑手套,嗶嘰尼軍服沾滿泥土,總司令的派頭一掃無遺。受此驚懼,蔣介石對第八軍的軍長恨之入骨。
最尷尬的一次閱兵
1949年9月12日,蔣介石以國民黨總裁身份從臺灣飛到成都,兩天后在中央軍校(即黃埔軍校)對6000名學生兵進行檢閱,目的是給他們打氣,希望他們能夠“效忠黨國,忠于領袖”。
那天,蔣頂著蕭瑟的秋風登上檢閱臺,看見臺下一張張年輕的面龐,仿佛看見了希望,就臨時決定先講兩句。再進行閱兵。正講得慷慨激昂時,由于氣息用得太猛,他的一幅假牙竟然“脫口而出”,掉落在地。蔣介石是拾也不好,不拾也不好。倒是他身后站著的蔣經國反應很快,顧不得臺下6000多雙眼睛瞅著,示意兩名侍衛趕緊撿起假牙,中央軍校校長張耀明急中生智,馬上宣布:“閱兵開始!”這才解了蔣介石的圍。
可是,在接下來的閱兵中又出了狀況。在對炮兵方陣檢閱時,一臺加農炮車行駛到檢閱臺前,突然停住不動。難道要炮轟總裁不成?站在檢閱臺上的蔣介石驚出了一身冷汗。
所幸這只是一場虛驚。原來,由于缺乏日常維護保養,這臺加農炮車的發動機出現故障,突然熄火,怎么也發動不起來。最后,閱兵指揮官只得命令將這臺破玩意推到一邊,后面的炮車,因前面受阻,都擠到了一起。半小時后,這場尷尬的閱兵式草草收場。
最郁悶的一次閱兵
好了傷疤忘了痛,兩個多月后,閱兵有癮的蔣介石又在中央軍校(成都)搞了一次閱兵,結果,這次更加令人郁悶。
1949年12月3日,天有大霧,原定的閱兵式被一再推遲。本來起了個大早的蔣介石實在等不及,于是命令閱兵開始。
閱兵式的第一個環節是唱“國歌”升“國旗”。在軍樂隊的“三民主義,吾黨吾宗”的歌聲中,青天白日旗升到旗桿的一半時,只聽“嘣”的一聲,繩索突然繃斷,旗呼啦啦墜落下來。
見此情景,眾人都驚得目瞪口呆,蔣介石的臉色也極其難看。本來準備好好訓一次話的他,被這意外的“落旗”搞得完全沒了興致,在接下來的,“訓示”環節,剛張口講了幾句,就再也說不下去了,有人看見他的眼眶里滿是淚水。
這是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后一次閱兵,十天后,他懷著無比郁悶的心情登上了去往臺灣的飛機。
最惶恐的一次閱兵
蔣介石進臺后,依然保留著對閱兵的熱情,先后十一次擔任“雙十閱兵”的大閱官。在這十一次當中,意外狀況仍然時有發生,最令他感到惶恐的是1964年的那一次。
1964年10月10日,臺灣舉行“雙十閱兵”,蔣介石坐在檢閱臺上觀看空軍分列式。當時天氣晴好,萬里無云,首批飛過的是P51野馬戰斗機,姿態矯健。接著,經過上空的是F104戰機,這是一款性能還算不錯的戰機。為了展示飛機良好性能,駕駛員表演超低空飛行,結果意外發生了,有一架飛機的下掛式油箱與臺灣“中國廣播公司”發射塔發生碰擦。油箱被撞破脫落,在空中翻滾著下墜,油料從破洞中噴射而出。
不過,這架受損的F104戰機很幸運,最后平安迫降??墒?,另外兩架F104戰機的駕駛員看到這架發生事故,一時間慌了手腳,結果釀成了兩機相撞墜毀的慘劇。
坐在檢閱臺上的蔣介石不僅目睹了這一切,還被那個破損的油箱噴濺了一身航空燃油,在無比惶恐中,他被侍衛們簇擁著緊急撤離。
“為什么問題總出現在我身上?”這恐怕是蔣介石一生都沒有找到答案的問題。他素來迷信,這些令他抓狂的失敗閱兵。就像巨大的磐石一直壓在他的精神世界里。
(《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