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婆媳不和只是大人的事。沒想到,這種緊張的關系,竟然讓年幼的女兒心里種滿仇恨……
我和婆婆的關系一直不好。戀愛時,她希望兒子娶個本地媳婦,堅決不同意我倆交往;結婚時,她沒給我們一分錢,而小叔子結婚時,她卻一口氣拿出8萬元!小姑子比我早兩個月生孩子,婆婆自告奮勇伺候月子,而輪到我生孩子時,她只象征性地照顧了一周。就以腰病復發為借口開溜了……
因為對婆婆心懷怨恨,從女兒小時候起,我便常常在她耳邊說婆婆的不是,不厭其煩地向她描述婆婆如何偏心,如何重男輕女……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兒從最初的似懂非懂,變為后來的義憤填膺,還不時附和一句:“奶奶真壞!我討厭奶奶!”看見女兒的反應,我仿佛找到同盟一樣,感到非常欣慰。
但慢慢地,我卻發現女兒有些不對勁。她變得乖戾多疑,總覺得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會欺負她,對別人懷著莫名其妙的敵意。此外,女兒還對“奶奶”這倆字特別敏感。幼兒園老師告訴我,有一次,一個小朋友的奶奶去接他,女兒聽見對方喊“奶奶”,突然將小朋友拉到一邊,悄悄對他說:“你不要跟你奶奶玩,奶奶都是壞的,姥姥都是好的。”上小學后,這種狀況就更嚴重了。有一次,女兒信誓旦旦地對我說:“媽媽,我將來不要結婚,當婆婆的沒有一個好東西!”
聽到這話,我非常震驚!想起她每次看見奶奶時那冰冷的眼神,突然不寒而栗。天啊,我究竟做了什么?如果她堅信“天下的奶奶、婆婆都是壞蛋”,那將來的婚戀還能幸福嗎?怨恨又會把她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
為了女兒的幸福,我決定暫時擱置與婆婆的恩怨。從那以后,我不再頻繁地在女兒面前數落婆婆的不是,還經常帶她去婆家走動。但女兒依然對奶奶非常冷淡,不但很少叫“奶奶”,而且拒絕吃奶奶夾給她的食物,因此每次餐桌上的氣氛都特別尷尬,婆婆也非常失落。
有一次,我同閨蜜訴說了自己的苦惱,閨蜜告訴我說:“孩子的內心是特別敏感的。雖然你表面上改變了態度,但小孩還是能感覺到,你內心對婆婆的反感。所以,如果想改變孩子的想法,就得真正意義上修復你們的婆媳關系,做表面功夫可沒有用啊!”閨蜜的話讓我恍然大悟。確實,雖然我不再對女兒抱怨婆婆,但心里卻一直沒有真正接納她。在我心里,她依然是一個討厭的女人。其實,我現在和丈夫感情很好,經濟條件也不錯,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婆婆曾經的苛待,并沒有奪走我的幸福。反而是我自己放不開,沉溺在對婆婆的仇恨中不能自拔。因為我和婆婆緊張的關系,老公心里一直很難受。為了女兒的健康成長,我又何必糾結于那些陳年舊怨呢?
我開始嘗試去了解、關心婆婆。摘掉有色眼鏡后,我發現婆婆雖然有點偏心,嘴也比較碎,但心腸并不壞。對我有什么不滿,她從來都會坦率地說出來,不會背地里“陰人”。做飯的時候,我主動過去搭把手。幫她擇菜。見我放下架子主動示好,她也不好意思起來,吃完飯切水果,會順手給我一塊……我們互相小心翼翼地試探,走近對方。從不理不睬,漸漸發展到能夠坐在一起,聊聊七大姑八大姨家的是是非非。
與此同時,我還鄭重地對女兒重新解釋了婆婆當年的“惡行”。我告訴女兒:“當初奶奶反對媽媽和爸爸結婚,并不是對媽媽有偏見,而是覺得夫妻倆一南一北生活習慣差別大,擔心我們將來日子過不長。奶奶給叔叔錢結婚,是因為他當時生活困頓,而爸爸的生活條件相對要好一些。奶奶沒有伺候完媽媽坐月子,不是因為她不喜歡你,而是當時她的腰病確實發作了,撐不下去……媽媽不是圣人,也會犯錯誤。因為生奶奶的氣,媽媽會習慣性地把奶奶往壞了想,對她有很多誤會。奶奶有些地方可能做得不夠好,但她并不是一個壞人,她希望媽媽和爸爸過得幸福,也很疼愛你……”
我不知道女兒是否能夠接受我的這套說辭。但是至少,在重新解釋婆婆行為的過程中,我努力地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帶著善意分析問題。不知不覺中,我對婆婆的恨意消除了一大半。為了給女兒做表率,我還經常買衣物和補品孝敬婆婆,并有意把女兒送到奶奶家過暑假,增加祖孫倆的相處機會……
過完暑假,女兒悄悄對我說:“奶奶做的藕盒和麻婆豆腐挺好吃的。”見到女兒的態度有些松動,我趁機動員她一起玩感恩游戲——在白紙上寫下每個家庭成員的稱謂,以及對方為自己做了什么事,然后表達自己對他的感激。
女兒的作文不錯,很快就在本子上寫滿了字,不少字還是用拼音代替的。我拿過本子一看,“爸爸”“媽媽”“爺爺”下面都列了幾件事,唯獨“奶奶”一欄下面是一片空白。我于是啟發她:“你不是說,奶奶做的麻婆豆腐很好吃嗎?”女兒恍然大悟地點頭:“哦,對啦,這道菜奶奶是特意給我做的。”最后,女兒在“奶奶”那欄下面寫道:“給我做好吃的麻婆豆腐、給我做了一件漂亮的小棉襖、每年給我壓歲錢、暑假時陪我游泳……”寫著寫著,那欄竟然塞滿了字。女兒突然抬起頭對我說:“咦,原來奶奶為我做過這么多事啊!”其實我也有些驚訝,有些事,我以前都不知道,婆婆從沒有向我表過功。接下來,女兒鄭重地感謝了爸爸、媽媽、爺爺和奶奶……做完這些之后,女兒的眼睛亮晶晶的,眉宇之間的戾氣消失不見了。
現在,我和婆婆的關系比較融洽,女兒也學會了向奶奶撒嬌。一直是雙面膠的老公,終于不再提心吊膽,四處救火。當了媽媽這么久,我才終于明白,婆媳關系并不單單是婆婆和媳婦之間的事,它會影響每一個家庭成員。一個好媽媽,一定要能處理好婆媳關系。因為只有在溫暖、有愛的家庭中長大,孩子的心中才會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