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母親獨自啟程到美國我妹妹家。那天,行李托運完畢,母親照例手拉一個拖箱,斜背一個挎包,匆匆辦理登機手續。
母親的挎包塞得鼓鼓的,包里藏著母親的寶貝——彈跳魚。據說那是禁帶物品,但是母親執意要帶,因為妹妹愛吃。為了順利過關,母親將彈跳魚煮熟,分別裝在幾個塑料瓶子里,外面用衣服包裹著。
七十歲的老太太,攜帶幾瓶家鄉小吃,遮遮掩掩,準備做萬里飛行,我覺得有點滑稽。在安檢入閘口,母親看到我不置可否的表情,自信地說:“我能順利帶走我的物品,我有應對妙計。”“什么妙計?”我好奇地問。“我大大方方告訴他們,這是我的飛機餐。”母親說。“人家能相信你嗎?”我表示懷疑。“老太太的飛機餐總是特殊一點,你不是也相信過我嗎?”母親狡黠地笑了,向安檢處走去。
說起母親的飛機餐,還有一段小故事。那是大前年的事了。那次,母親和妹妹從美國回廣州,我到機場接機,因為要趕回單位上班,我不能和母親及妹妹一起吃午飯,匆忙會面后,我要先行回去。臨走,母親將手里的一袋物品遞給我說:“這是我打包的飛機餐,你帶回去當下午茶點吧。”
因為沒吃午餐,接過母親的飛機餐后,我當即在機場獨自進食。
這個國際航班的飛機餐令我大飽口福。雖然是母親吃剩打包的,品種卻很豐富,有兩個小面包,兩個蒸包,還有草莓果醬、肉脯和花生米。小面包、花生米、果醬是密封包裝的,包裝袋上寫滿英文,我估計是美國航空公司飛機上的食品。蒸包、肉脯是用磨砂紙袋包裝的,包裝袋上沒有任何文字說明,因為母親在韓國首爾轉乘韓國航班,我猜這兩種食品是韓國航空公司飛機上的食品。這些食品,味道都不錯,特別是蒸包,味道獨特,餡料竟然有椰蓉、白砂糖、花生米粒,咸甜適中,口感很好。
我甚至想到了小時候在臺山老家吃過的母親自己做的包子,那模樣、那味道,也太相似了。
晚上回到家,當我極力向家人推薦我特意帶回家的另一個蒸包時,已回到臺山的母親打來的電話讓我笑彎了腰。母親自責地說:“我忘了告訴你,那兩個白面蒸包,不是飛機餐,是我前兩天自己做的,旅途備用,擱久了,不新鮮了。”
原來如此!我為自己的豐富想象笑岔了氣,母親也樂得哈哈大笑。她洋洋得意地說:“你怎么不想象成日本壽司呢?我的廚藝高超吧!你服了吧!”
老母親做事總有些特別的招數,我想,這一次應該也不例外。
母親抵達紐約后。打電話給我報平安。她高興地說:“我過關了!不過,很狼狽。”電話里,母親一五一十地述說安檢經過。母親說,隨身行李在過機檢查后。居然要開包復查。安檢員反復看了那幾瓶魚干后,對她說:“這些不能帶。”母親急忙解釋:“我準備在飛機上吃的。”“你能吃這么多嗎?有飛機餐呢!”安檢員說。“我吃不慣飛機餐。再說,我也想帶給孫子孫女吃,他們愛吃。”母親實話實說。安檢員緊皺眉頭,欲言又止。母親趁機迅速將物品塞回包里,撒開腿就跑。安檢員揚揚手,竟然沒追。母親僥幸地說:“安檢員可能一時蒙了!不然……”
我當然知道,安檢員很清醒。他猶豫、遲疑,是因為他知道那些瓶子里裝的不是飛機餐,而是一位老母親的心意,一位母親最簡單、最樸素的愛。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