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火炮(日軍稱“自走炮”)是一種安裝在車輛底盤上,能自行運動的火炮。日軍在二戰后期發展出一系列自走炮,但日本既沒有好的底盤,也沒有高性能火炮,因此日軍自走炮部隊戰績寥寥,其作戰過程堪稱“悲劇”。
二戰后期的菲律賓戰場,日軍的牽引式火炮機動能力差,打不了幾炮就會招來美軍飛機“打靶”。日軍組建了一支獨立自走炮大隊派往菲律賓,運輸自走炮的船隊于1944年11月25日抵達菲律賓的林加延港后駛向馬尼拉。然而,美軍航母正在攻擊馬尼拉,日軍運輸船隊被美軍艦載機發現,4艘遣輸船全被擊沉。獨立自走炮大隊還沒上戰場,就沉入了海底。
獨立自走炮大隊覆滅讓日軍痛心,但日軍并未改變策略。很快,一支裝備3門自走炮的自走炮中隊組建完成。該中隊1944年12月31日抵達林加延港,第二天,美軍飛機奪襲林加延,1門自走炮隨被擊沉的運輸船沉入海底。在隨后與美軍的戰斗中,自走炮中隊傷亡不斷,剩下的兩門自走炮也先后喪失。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由于自走炮中隊攜帶的糧食和補給相對比較充足,一些潰散日軍居然搶劫了他們,致該部隊陷入斷炊慘境,不得不就地解散,人員各自逃生,最終只有幾人逃回日本。
此外日軍在菲律賓戰場上還有一支老牌自走炮部隊——機動炮兵第2聯隊。該部隊在與美軍的戰斗中也減員嚴重,自走炮或被繳獲、或被擊毀,日軍“悲劇”的自走炮作戰最終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