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斯諾作為第一個西方記者來看“文革”中的中國。當年,他對中國懷著深厚的友情,一直關心中國發生的一切。西方傳媒關于中國“文革”的報道使他迷惑、憂慮,他想親自到中國來看一看。他寫信給在中國的老朋友,甚至寫信給毛主席,詢問訪華的可能性。
1970年6月,中央決定以毛澤東主席的名義邀請斯諾夫婦訪華。周恩來通知黃華回北京參加接待工作。8月中旬,斯諾夫婦抵達北京。黃華曾陪同斯諾夫婦在北京和外地參觀、訪問。10月1日,黃華陪斯諾夫婦上天安門城樓,觀看國慶游行,并與毛澤東主席作了一些交談。
這年12月7日,周恩來給黃華寫信,要黃華向他報告斯諾夫婦訪華的具體情況,訪問了什么地方、工廠、學校;接觸了什么人,還有多長時間留在北京,以便毛主席考慮何時見斯諾并同他談些什么問題。總理特別提醒黃華,在報告中不要建議林彪、江青見斯諾,更不要提請總理見斯諾。黃華起初不解其意,后來終于明白。須知彼時正是廬山會議之后,斗爭正處于相持階段!且周總理深知斯諾報道的巨大影響力,而不能讓斯諾被林彪、江青利用,但此中深意又不能明說,只能用寫信的辦法。
在上海,出面接待的是上海革委會負責人徐景賢,徐津津樂道地敘述“文革”在上海發動的經過,介紹有關造反派奪權的安亭事件,講批斗老干部的情況,說那些老家伙根本就不觸及靈魂。斯諾對徐景賢說:沒有老干部就沒有你的今天。并忽然站起來說:我們要老革命觸及靈魂,可他們的靈魂是干凈的!講完就告辭。黃華還從來沒有見過斯諾這樣生氣。
1971年2月,斯諾結束這次長達半年的對中國的訪問,回到瑞士。他的訪華報道,最重要的是毛澤東和周恩來同他的談話,先后在意大利的《時代》雜志、美國的《生話》雜志等報刊上發表。4月,美國白宮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尼克松總統已經注意到斯諾文章傳達的信息,他希望有一天能訪問中國。
1972年2月初,黃華作為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正在亞的斯亞貝巴出席安全理事會會議,接到北京的特急電報,說斯諾因胰腺癌病危,周總理要他趕往瑞士,代毛主席和周總理本人向斯諾問候。此時,北京日壇醫院為斯諾準備好了病房,去瑞士迎接斯諾的6人醫療小組由馬海德率領,已抵達斯諾家。黃華趕到斯諾家,斯諾剛從前幾天的昏迷中清醒過來,馬海德對斯諾說:“你看誰來了?是黃華!”斯諾立即睜大眼睛,臉上出現非常興奮的笑容。斯諾伸出瘦骨嶙峋的雙手緊緊抓住黃華和馬海德的手,用盡全身的氣力說:“啊!咱們3個‘赤匪’又湊到一起來了。”原來,1936年,他們3人一起在保安時,斯諾常把反動派咒罵紅軍為“赤匪”當做笑料。
這年2月15日,斯諾在日內瓦病逝。
(摘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