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50歲,我們的咀嚼、消化等功能都在減退,飲食上更得講究。
每周吃一到兩次海魚
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海魚蛋白質含量豐富,更易消化。海魚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對大腦發育和保護非常重要,有助于一定程度上預防認知障礙癥,還對心血管有一定益處。建議每周吃一到兩次海魚,每次100克左右。鱸魚、黃花魚、鲅魚都很好,建議清蒸或清燉,金槍魚屬肉食魚類,盡量少吃。
做菜清淡少放調料
老年人的味覺功能有所減退,總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來增強食欲,這樣無意中就增加了鹽的攝入量。相比年輕人來說,中老年人更應清淡,建議少放味精、醬油等調料,善用其他調味方法。可以多利用一些具有濃烈味道的蔬菜,例如用香菜、香菇來炒蛋或是煮湯、煮粥。利用白醋、水果醋、檸檬汁等各種果酸味,也可以加重食物的味道。
深綠色蔬菜多一點
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很有好處。咀嚼、消化功能相對較差的老人,平時在主食中可加入蔬菜一起烹調,并盡量挑選質地較軟的蔬菜,如西紅柿、絲瓜、冬瓜、南瓜、茄子及深綠葉菜的嫩葉等,切成小丁塊或是刨成細絲后再烹調。
多吃全谷食物 全谷食物對防止稀便具有重要作用,原因是全谷食物富含不可溶性纖維,有助于大便成形。小麥和大麥都是不可溶纖維素的極佳食物來源。全麥食物可代替米飯,也可將它加入其他食物一起烘烤。
每天保證一杯熱茶或咖啡
日本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喝5杯或更多綠茶的人,死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最低。不過,無論選哪種茶都最好直接飲用,或只加入蜂蜜、檸檬。早起一杯咖啡也可以,咖啡中的咖啡因不僅有益心臟健康,還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
少食多餐
為了讓老年人每天都能攝取足夠的熱量及營養,不妨采用“少食多餐”法,一天分5~6餐進食,在3次正餐之間準備一些簡便的甜點,如將切成小塊的水果拌酸奶食用,加餐低脂牛奶、燕麥片、餅干、糕點等。
一些食物帶皮吃
大多數果蔬皮和糧食皮中都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預防便秘,比如蘋果皮、葡萄皮和紅豆皮等。還有很多果皮含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能夠抵抗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傷,如綠豆皮、黑豆皮、花生紅衣和茄子皮等。
定時定量喝水
水對50歲以上人群尤為重要。老人不要等口渴再喝水,要定時定量。清晨空腹先飲水,上午可安排兩次飲水,如9點、11點左右各一次,下午也可視情況安排兩次飲水,晚上別怕夜尿多而一口不喝,可以喝200毫升左右。運動前、泡澡前、喝酒前都要少量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