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一句話,叫“差不多就是有差距,有差距就是差很多”,后來在成長的路上,發現這個問題確實是需要每個人注意的,因為大部分人都經常會出現一種忿忿不平:我和某某情況都差不多,憑什么升他不升我,憑什么得獎的是他不是我,憑什么喜歡他不喜歡我……一大堆這樣的事情,最后其實都是可以這么解釋的,差不多就是有差距,有差距就是差很多。
老爹小時候喜歡跟我說一句話,不平凡與平凡之間,差的就是那么一點超越。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你慢慢發現,很多時候差的就是那么一點點,而這一點點,就造成了巨大的差距。如果放到短跑上就更是如此,百米十秒和九秒,就差一秒,你就是業余和世界冠軍的差別。
中國有句古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你走一百里,走到九十里,才走了一半,最后十里的重要程度占到全程的一半。物流會講“最后一公里”,這最后一公里的運費,可能和前面一千公里的運費差不多,甚至更貴。
所以真正的差別就在那么一點點,你多做一點,他少做一點,就成了差距所在。至于說,你們最后的差距和你們實際的差距是不是匹配,那都已經不重要了,還記得那句話么,功夫就是一橫一豎,對的站著。錯的躺下。如果量化為戰斗力,可能你的戰斗力是99,人家是100,就差1,但最后的結果,就是你倒下了,人家還站著。
還有一個故事,一日,曹操和楊修經過曹娥墓。曹操指著墓碑背上的題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問楊修:“你懂得這八個字是什么意思?”楊修回答說:“我懂。”曹操忙說:“你先別說,讓我想想。”接著他們離開墓碑往前走了三十里。這時曹操說“我已懂得那八個字的意思了。”他讓楊修轉過身去,記下他自己知道的意思,楊修記下的意思是:“黃絹色絲,等于是一個‘絕’字,年幼的婦女,就是少女,等于是個‘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子女,等于是個‘好’字;齏臼這種東西,是用來盛五種辛辣調味品的器皿,這等于‘受辛’(辭)字。這八個字隱含的意思合起來就是‘絕妙好辭’。”曹操也記下自己懂的意思,結果同楊修記下的意思一樣。曹操感嘆:“我的才智與你相差三十里呀。”
所以,事情雖小,差距可見,不做結論,大家自己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