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身處歐亞大陸西北部的北極圈內;她,被湖泊包圍風景如畫;她,與世無爭與鄰和善。絕美的極光是她獨一無二的景色,充滿神秘感的圣誕老人是她的標志,還有那讓人難忘的湖光山色,以及舒適至極的休閑方式。她就是芬蘭,一個與世無爭的北歐小國,現在,就讓我們放下城市里的喧囂,收拾好行囊,來體驗一次屬于北極的凈心之旅。
赫爾辛基,一個融合了古典與現代美的城市
瀕臨波羅的海的赫爾辛基作為芬蘭首都,是一座將古典美與現代文明融為一體的都市,既體現出歐洲古城的浪漫情調,又充滿國際化大都市的韻味。同時,她又是一座都市建筑與自然風光巧妙結合在一起的花園城。市內建筑多用淺色花崗巖建成,有“北方潔白城市”之稱。在大海的襯托下,無論夏日海碧天藍,還是冬季流冰遍浮,這座港口城市總是顯得美麗潔凈,被世人贊美為波羅的海的女兒。
博物館之旅始于曼納海姆人道
曼納海姆大道是一條從中央車站前廣場往西側中央郵局延伸而去的大道,乃取之于芬蘭人敬愛的曼納海姆將軍之名,由大道往北走約一公里,有許多具代表性的博物館及美術館。
如果時間不夠、體力不佳,建議搭乘3T或3B號的市區電車,其以8字型的路線行經此大道,不僅可乘電車沿路欣賞車窗外之景色,而且永遠不必擔心迷路的問題。位于左側的紅色花崗巖建筑為國會大廈,周圍沒有高大的建筑,因此可窺其威嚴壯觀之全貌。走過國會大廈約500公尺,左側可見一座塔形的建筑物,此即國立博物館。內部分為史前、史后、民族詩學等三個主要部分展覽。博物館對面有一座白色建筑物,是用作為演奏會及會議場使用的大廳,南方則為市立博物館。若有余力,再往前走幾步路,便是自然博物館,在這里可以一窺芬蘭的極地生物景觀。
悠閑步調:集市廣場
集市廣場在生活步調極悠閑的赫爾辛基,就連位于艾斯普那帝大道底端、赫爾新基最大的露天市場,也是找不出絲毫的雜亂與匆忙,一個個小攤位販賣著花草、家常食物、一般用品、手工藝品等,充滿芬蘭的生活風情。
陽光明亮的夏天時分,可看到色彩繽紛的小棚子底下,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新鮮魚類、蔬果及鮮花等。在廣場中央,還有一座古埃及式的紀念碑;這座紀念碑是1833年,為了紀念俄皇尼古拉一世及其王后訪問而建的。一般昵稱為“女王之石”;另外,廣場西側有一座噴水池,中央為Hayis Amanda銅像,在這座人魚像的四周圍繞著海狗銅像,設計頗為精巧。廣場北側則為政府機關林立的街道,其右后方為總統官邸,門前有著灰色制服的衛兵站崗。在市集廣場的盡頭,便是風光明媚的南邊碼頭,北歐著名的詩麗雅號及維京號,都是在此泊岸。
歷史的遺跡之巖石教堂
巖石教堂由國立博物館西行數分鐘,即可到達巖石廣場,此教堂卓越的設計極為新穎巧妙,完成于1969年,是斯歐馬拉聶兄弟的精心杰作。巖石教堂,顧名思義便是利用位于住宅街的巖石高地建造而成,為了不損及自然景觀,將巖石部分往下挖掘,而教堂就巧妙地設計在其中,其內部的墻上處處有巖石開鑿后的凹凸痕跡,所以當不知情的人從旁邊走過,還真猜不出這就是一個教堂呢。
教堂頂部采圓型設計,由100條放射狀的3寸紅銅梁柱支撐,再鑲上透明玻璃,采光極佳。教堂入口走廊為隧道狀,入口處則涂以混凝土,整座教堂如同著陸地球的飛碟一般;造型相當獨特。位于教堂中央一側的圣壇,呈現出極為簡單而莊重的氣氛,其后側則是圣歌樂臺,此教堂不僅作為彌撒之用,同時也是音樂會的演奏場所,而教堂內的管風琴則是北歐最大的一座。
芬蘭生活:艾斯普那帝公園
艾斯普那帝公園早在十八世紀,芬蘭的王公貴族們就喜歡在這公園里流連,或者是散步閑逛,或者是坐著曬太陽,想要“看人”或者“被看”,艾斯普那帝公園絕對是最佳的場所,而這樣的傳統傳承了幾世紀,至今仍是不變。
此公園其實只是一條大道,展開于中央車站前廣場的南側,因為大道兩旁綠蔭濃密,所以才成為赫爾新基最受歡迎的散步大道。
公園兩側商店、餐廳林立,芬蘭特產的陶器專賣店及芬蘭設計中心也在此路上。大道西端則有三鐵匠銅像,為當地重要的約會點,大型百貨則在對面。
在夏天里,赫爾辛基到處都是露天音樂會,如果有幸來到艾斯普那帝公園,不妨坐在陽光明媚的露天咖啡座里,欣賞了一場免費而又迷人的音樂盛宴。
紅衣服老爺爺的家——圣誕老人村
盡管關于圣誕老人故鄉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幾個世紀,但是據說芬蘭的圣誕老人是世界上最正宗的,因為他住在北極圈里。在芬蘭的羅瓦涅米,圣誕老人比市長還有名,他的辦公室掛滿了世界各地的名人與他的合影,有他頭像的明信片到處都是。
神奇的拉普蘭地區
芬蘭北部的拉普蘭地區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位于北極圈內,占芬蘭總面積的四分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嚴酷的氣候條件,令這片人煙稀少的地區至今仍保持著神奇而又迷人的色彩。清新的空氣,純凈的曠野,質樸的民俗,使這里成為世界上僅剩下的為數不多的一片未被污染和破壞的土地。置身在拉普蘭,人們會忘卻喧囂繁雜的都市生活所帶來的緊張,焦慮和煩躁,感受到允得的安寧,輕松和自由。拉普蘭獨具特色的生態環境和粗獷壯美的極地風光,讓人陶醉,令人神往。
5月,當芬蘭南部地區已是春暖花開,這里仍是白茫茫的冰雪世界。5月中旬,進入拉普的“白夜”時節。黃昏,太陽還沒有落下山去,黎明時分的日出景象就呈現在眼前,太陽終日懸掛在天際,一直持續到7月底,午夜的太陽成為這里的一大自然奇觀。9月,拉普蘭呈現出五彩繽紛,魅力無窮的景色。站在山崗上遠眺,曾披著綠裝的綿延起伏大地變成了巨大的調色板,鵝黃、金橙、蒼綠,深褐,紫紅,斑斑點點,層層疊疊,大自然將自己裝點得如此輝煌壯麗,構成美不勝收的迷人秋色。在燦爛的夏日和多彩的秋季之后,拉普蘭墜入冬日的夢鄉。紛紛揚揚的漫天雪花悄然飄落下來,大地披掛上潔凈的銀裝。當天空中的一輪紅日在11月底最后一次出現在地平線后,便無聲無息地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直到來年1月中旬才重新升起。這種見不到陽光,漆黑而又漫長的北極之夜被稱為“卡莫斯”意為黑暗時期。在最北部,“卡莫斯”要持續近2個月時間。但在拉普蘭大部分地區,連續數周的長夜并不完全是一片漆黑。中午前后,南方的地平線上會出現一片明亮的彩光。天際邊,時常還可以看到神奇壯觀的北極光,五彩繽紛,形狀各異,綠色、白色、黃色、紅色的不規則光束變幻莫測,持續時間可達數小時之久,然后突然間神秘地消逝。絢麗多彩的北極光與皚皚白雪交相輝映,頗為壯觀。
盡管如此,絕美的景色,神奇的極光并未成為世界各國游客眼中拉普蘭省的標志,而一個穿著紅衣服的神奇老爺爺卻成了拉普蘭省的獨特象征,特別是作為拉普蘭省省會羅凡涅米市。
走進圣誕老人的家
走出圣誕老人屋,便可看到地上那條白色的北極線(北緯66度33分),圣誕老人屋就建在這北極線上。沿著北極線走,線的一頭就是北極圈內那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的芬蘭圣誕老人村郵局。這是個芬蘭最繁忙的郵局,聽說每年這里要收到來自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萬封信,每封信都會保證有回信,信中除了節日問候外,還有一段關于圣誕節的故事。
郵局角落里放著一張桌子,上面有許多各地小朋友給圣誕老人寫的信。聽說,如果沒有機會來北極圈拜訪圣誕老人,卻十分向往這兒的風情,那么可以給圣誕老人寫封信。
圣誕老人辦公室就設在尖尖的木樓里,每天上午10點半,圣誕老人便會準時坐在這里,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回答他們干奇百怪的問題,給他們講故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為他們送上美好的祝福。這里仿佛是一個神秘而又充滿祥和氣氛的家,木板墻上掛著串串鈴鐺,屋頂有彩燈閃爍,正面的墻壁上鑲著一幅木制的世界地圖。慈祥的圣誕老人笑容可掬地坐在壁爐邊的橡木椅上,卷曲的白胡子直垂過胸,濃密的白眉毛幾乎遮蓋了鼻梁上的整付眼鏡。花17歐元就能得到一張與圣誕老人的合影,這幾乎是所有家長必須要為孩子花的錢了。
圣誕老人每年要收數以百萬封的從全世界各地發來的信件,而他也要和全世界的孩子保持密切聯系,給他們一封一封地回信。回信的郵戳就是“圣誕老人”。離他家不遠,就是北極圈的標志。而同樣在北極圈上的,還有他的辦公室以及郵局。時近圣誕,他和助手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忙著幫訪客挑選禮物。
在圣誕老人辦公室的對面,就是著名的圣誕老人郵局。郵品陳列區是郵局最熱鬧的地方,所有游客都會忙著挑明信片和郵票。對于游客來說印刷精美的郵票和明信片簡直就是難得的寶貝,尤其是加蓋了圣誕老人郵局特有圣誕郵戳之后,這些郵品就更加珍貴。人們仔細的粘貼郵票,一筆一劃的寫上親人和朋友的姓名、地址,伴隨著澎湃的心聲把最美好的詞語寫在卡片上。
“撒手沒”哈士奇的天堂
在國外的雪場,狗拉雪橇算是貴族娛樂。拉雪橇的一般都是純種西伯利亞哈士奇、阿拉斯加雪橇犬或薩摩耶。一部雪橇上兩人,通常四只或六只強健的雪橇犬被套在雪橇前面,—人坐在鋪鹿皮的椅子上,另—人站在后面雪橇的滑行板行板上。玩之前先把雪橇拴在樹上,一旦松掉繩子狗兒便開始向前狂奔。狗不易被操縱,因此要保持雪橇的穩定或用鉤子插入雪地以停止雪橇,一旦鉤子縮回,狗會繼續前進。通常雪橇最前面的雪橇犬,俗稱領頭狗。領頭狗的工作除了要使出最大力氣拖拉雪橇,還要懂得激勵其他雪橇犬成員。因此,狗拉雪橇也成了游客來芬蘭的必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