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價值觀不如去借個錢試試
伊伊 29歲 廣州 記者
想要真正明白錢的價值嗎?去借錢試試;想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價值嗎?去借錢試試;想要交到真正的朋友嗎?去借錢試試。
我們家族有個傳聞:每代必定會出一個二世祖,而且不得好死。媽媽上一輩的二世祖是個姥爺,賭錢欠債太多,被人亂棍打死;媽媽這一輩的二世祖是大舅舅,把家里的古玩賤賣光了。獨生子女政策讓我這一輩只有寥寥幾人,平攤到每個人頭上的二世祖幾率陡增。
媽媽篤信女孩要富養,才不會隨便有男人送朵花請頓飯就跟著走掉。可是上大學第一天,為了徹底將家族詛咒的幾率扼殺在搖籃里,好吃好喝養了我18年的媽媽變了臉,克扣我的生活費,再也不給我買衣服,為的是將我逼成節儉女王。
由奢入簡難,進口零食、美麗服裝、優雅下午茶一下子從生活中消失,就像未來關閉了一扇窗戶。上大學可以不睡覺,但是不可以不社交。對女孩子來說,沒有化妝品沒有漂亮衣服,拿什么去社交?我開始厚著臉皮借錢。
起初很尷尬,很多熟悉我家境的人驚掉了下巴。我只好把家里的情況訴說一遍又一遍。最怕別人問一句“怎么了”或者“為什么”,那意味著得到這筆錢,就要去揣摩對方的心思,看看如何得到別人的信任。
老師曾恨鐵不成鋼地說:“你的名聲真是差,到處借錢,你知道不知道,有的同學每天就是吃咸菜饅頭一天三餐地過日子,為什么你不能那么過?”
我問過自己很多遍為什么不可以。最近有一本很紅的小說叫《我的朋友陳白露小姐》,細節破綻百出,但有一點我深有共鳴:過慣好日子的人很難放低姿態,哪怕天天吃茶泡飯,也得是幾千塊錢一兩的好茶葉。
借來的好日子自然要還回去。我從小喜歡寫東西,沒有錢的壓力,一兩個月磨出一篇。為了還債,我開始到處接小說與采訪任務來做。從采訪特色小店開始做起,小說則從中學生讀物寫起。有的稿費能拖上四個月,那也做,只要有錢就可以。
張曼玉對角色精挑細選,不肯接爛角色,拿影后不稀奇。梁朝偉爛片好片一起演,演技同樣日漸精妙,同樣能當影帝。只要有誠意,再爛的東西里面也能開出花來。借錢喚起了我對生存的危機感,還有對朋友的責任感。大學時代接到每一份工作,我都弄得像背水一戰,全力以赴,希望下一回還有人繼續找我。我成了同學里有名的“寫霸”。
后來我逐漸明白,想要真正明白錢的價值嗎?去借錢試試;想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價值嗎?去借錢試試;想要交到真正的朋友嗎?去借錢試試。
我的借錢生涯貫穿整個大學時代,從最初的羞澀無奈到后來的正大光明。用辛苦工作來把錢還上,是對自己信用的尊重。因為這種尊重,很多人也愿意再次把錢借給我。有能力為自己生活負責的人,開口借錢的時候很有底氣。更重要的是,我交到了很多真正的朋友,朋友圈重新洗牌。有時回想高中時代一群女孩子混在一起就以為是好朋友的日子,恍如隔世。
現在我有了不錯的工作和老公,再也不需借錢過日子了。大學后交的那群朋友,這么多年過去,依然是好朋友。只有我媽為當初克扣我感到懊悔,因為事情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她的女兒沒有學會節儉過日子,反而了解了更多花錢的手段,有了更大的花錢膽氣。
對了,我媽媽是少數從不借錢的人。從來沒有朋友提醒她的教育方式是錯的。也是,從沒借過錢,哪有真朋友,誰肯跟你談人生。
錢不能令血脈通暢但借錢可以
海燕 34歲 上海 私企會計
通過借錢,我們或許可以跟命運做朋友。
前兩年,有錢有想法的詩人劉美松牛逼地借了一次錢,一分錢不帶,開車從深圳出發,走了2.8萬余公里,過收費站、加油、吃飯都伸手向陌生人借錢。他成功了,后來卻差點精神分裂,晚上做夢都夢見在收費站找人借錢過關。
可見,借錢這事不管底氣多足,總歸是有點沒尊嚴,不快樂的(少數以借錢騙吃騙喝為生的人除外)。我家的借錢經歷卻是例外。
2004年6月19日,最疼我的外公突然去世。當時我剛結婚買房,青黃不接,翻遍兩人的衣袋只剩下200塊錢。
必須借錢回家奔喪,越快越好。朋友離得遠,我厚著臉皮敲開了隔壁鄰居家的門。鄰居家叔叔一聽,馬上指揮女兒:昨天剛發了錢,拿1000塊給……你妹妹。對了怎么稱呼你?
他們連我姓什么都不知道就慷慨解囊,讓我和老公及時趕回家送了外公最后一程。
2009年,我和老公準備為公婆在上海另買一套二手房。房價高,加上公婆的錢首付還差三萬。有天閑聊時鄰居阿姨聽說這事,馬上跟我們說:他家可以借給我們三萬塊。
我和老公很不好意思,最后約定,一定要他們收利息我們才肯借。
過了沒多久,我上班時接到鄰居家王姐姐的電話,說叔叔在人民醫院,血管有個地方堵住了,馬上要做一個心臟支架手術,或者是血管支架之類的手術,當時我嚇壞了沒記住。老人家自然也被嚇住了。王姐姐覺得我比較幽默,問我能不能過去逗逗老人家,讓他放松下心情。
掛了電話我想,做這樣的手術肯定花錢不少。跟幾個要好的同事說了下這事,他們你三千我五千,借了我一筆錢。我拼拼湊湊弄了個一萬塊錢的整數,直奔醫院。
一進去我就把錢塞給王姐姐,然后走進病房,絞盡腦汁找話題,跟叔叔聊公司尾牙要請的明星。叔叔很感興趣,我倆還沒談盡興,護士過來說要進手術室了。
老人家特有意思,出門前對我說:“等我下了手術臺,你告訴我他為什么喜歡吃甜食。”
沒想到,預計要好幾個小時的手術很快結束了。醫生打開本來準備做支架的地方,發現血管自己又接上了。我不懂那血管自己接上究竟有多神奇,總之,連見多識廣的醫生都一連重復了好幾次“神奇,真是太神奇了”。
叔叔的手術至少五年之內都不需要做,好好保養的話也許以后也不用做。
我非常高興,準備回去上班,王姐姐過來把那一萬塊錢塞回給我,說,“你這錢肯定是剛問人借的,趕緊還了?!?/p>
我裝模作樣地說不是不是,自己攢的,前幾天正準備還給你的。王姐姐按住我的手:“你要真有這錢肯定早還我了。趕緊走,還要上班呢!”
我拿著錢回到單位,一一還給同事們,大家都很感動。
辦公室的掃地阿姨是個堅定的封建迷信愛好者,她認為,鄰居家老爺子做了好事,大方借錢讓我順利奔喪,順利買房,所以自己的血管也通了。
作為堅定的唯物主義者,我確信錢不能令血脈通暢,令心臟搭橋,但是每當想起那兩次借錢的經歷,用已經用濫但格外真實的那句話來說,心中頓時涌起一股暖流。
然后,霧霾天里折磨了我很久的鼻炎,頓時就暢通起來。
讓朋友歸朋友借錢歸借錢
李荷 33歲 成都 設計師
用美色測試老公的忠誠度不是明智的妻子所為,用借錢衡量朋友的感情,算得上夠朋友的行為嗎?
微信朋友圈那則《向朋友借錢》的故事有流感一樣的魔力,幾乎每個看過這個故事的人,都有依葫蘆畫瓢檢測一番朋友圈的沖動。我老公看了立刻被傳染,不顧一家人正在海南旅游,有樣學樣地列了一個好友名單,挨個借錢,測試友情。
測試結果不出預料,寒透了心。小武是他以為關系最鐵的朋友,當初他家裝修缺三萬塊錢,我老公二話不說拎了現金給他。小武聽說老公遇到麻煩要借錢的消息后,連語氣都透過電波沖他翻白眼:“六萬!晚上十點了你讓我上哪兒找?”又說,“不是我說你,你這人做事永遠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六萬我一時半會兒肯定湊不齊,你要著急用,趕緊找別人”。
老公不但沒有得到幫助,反而吃了一頓教訓。
東哥這些年一直仰仗朋友們的幫助生活,今年才穩定下來。他宴請大家表達謝意那幾桌酒席,老公搶著買了單沒讓他破費。老公給東哥出的測試題是借三千。東哥聽完電話的反應是:“大半夜的別開這種玩笑了。就算黃世仁要跟楊白勞借錢,你也不可能跟我借錢。哈哈哈?!闭f完就掛了電話。
老公琢磨了半天,老覺得那句話哪里不太對。
第三個是老公從小認識的朋友,工作好收入穩。他反過來跟老公哭窮。老公忍不住追問:“前天吃飯,你不是說要換車嗎?”朋友回他一句:“酒桌上說的話你也當真啊。你上次喝酒時還說拿我媽當你自己媽,結果我老媽心臟大手術,住了半年多的院,你連去醫院看望一下都沒有?!?/p>
那個夜里,在異鄉的酒店,輸不起的老公又打了幾個電話,不管過程怎樣,結局都一樣——沒借到。不光沒借到錢,還受了諸多落井下石般的諄諄教誨。
向朋友借錢的故事,換成主婦來講就不會那么傷感了。因為我們早就懂得,不要用美色測試老公的忠誠度,就好像不要用肉骨頭測試狗的抵抗力。為什么偏偏男人特別喜歡用借錢來測試自己跟朋友的感情真假呢?這種行為本身已經相當不夠朋友。
從我的眼光來看,小武表面上有房有車挺光鮮,但孩子小父母老,還背著一屁股貸款,就算他真的有六萬,也一定是留著防父母生病孩子有事的。找他借錢真是為難他。
老公自認為平時對朋友一擲千金,出手豪爽,對朋友好。事實上上次東哥請客他搶著買單,東哥很不高興。因為老公一個勁兒嚷著讓他把錢留著,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那姿態相當于告訴所有人包括服務員,東哥混得很慘。他是燒了錢了,但買的不是友誼的單,買的是自己的面子。30%的友情想換到90%的純度,想得挺美。
第三個朋友就更不要說了,從小認識,他媽媽住院半年我老公都沒去看一眼,這跟那種長年累月不聯系、一冒出頭就借錢的陌生人有什么區別呢?不借是正常。
圣經里有個故事說,眾人準備用石頭砸死一個妓女。耶穌說,你們當中誰沒有犯過錯,誰就可以先用手中的石子打她,結果誰也沒敢動。凡是想測試朋友的,不管是通過借錢還是其他什么辦法測試,都自以為站在某種制高點上,把別人看得太輕,把自己看得太重。世界上90%的煩惱都源自于把自己看得太重,所以借個錢受挫就茶不思飯不想地思索自己的人生得失。
有這工夫,還不如去看場電影。
等我拉老公看完午夜場出來,小武的短信來了:“肯定是公司漏報稅款惹了麻煩吧,上個月就看出了苗頭。剛才我緊急找了人,幸好不算太晚。別為錢著急,明天一早你叫財務跟我丈人聯系?!?/p>
老公的冷汗冒了出來。朋友的友情是真,可他要怎么跟朋友解釋他的危難是假呢?
從假出發,不怕遇到假,反而最怕遇到真。用借錢測試友情,最大悖論莫過于此。
朋友如手足還錢如賴被窩
凡凡 37歲 北京 影視公司編劇
不向朋友借錢是種美德。因為借錢這事兒就像寒冬鉆進了熱被窩,能賴多久就賴多久是人類的本能。
奧巴馬的弟弟住在肯尼亞的貧民窟,有人問他為什么不找奧巴馬幫忙,他說,自己已是成年人,不需要奧巴馬幫助。這讓我很是敬佩,不向別人借錢,是一種美德呀。美德的意義不在于不麻煩朋友,而在于遠離誘惑。
借錢的滋味太危險,像童年的糖果,寒冬的熱被窩,一嘗到甜頭,很難停下來。我曾經的朋友張博士,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含金量很高的德國海歸,家境不錯,妻子也很能干。他開了家公司制作節目賣給電視臺,高端大氣上檔次。不知從何時開始,他愛上了借錢,向各種朋友,用各種借口。
那時我剛畢業,涉世不深。有次遇到張博士,他指著手中的手機說:“凡凡,這手機賣給你,3000塊,要不要?”那時手機還叫大哥大,很貴,一個至少要上萬塊。
我問他為什么賤賣手機,他說公司出了點問題,資金鏈上有3000塊錢的缺口。(之前我隨口說起自己存了3000塊錢。)我想手機我用不起,錢倒是可以借給他。他那么有錢,肯定不會賴我。張博士借錢的架勢很足,鄭重寫下欠條,保證一周后歸還。
可是一周后張博士沒還我的錢,也沒任何聲息。我想他可能忙,打電話到他辦公室。他說:“錢我有,但沒有現金,只有支票?!币话闳烁悴欢ㄖ?,可能就不拿了。我卻正好認識一個擅長兌支票的朋友。于是我去張博士辦公室拿了一張農業銀行的支票,同時把欠條還給了他。
那天公交車來得特別慢,我等啊等啊,上帝伸出了手,讓我一抬頭看見了斜對面北三環和平里的農行。我突然想去農行查查這張支票是真是假。我把支票遞給柜臺里的工作人員。小伙子進去很久才跟一個女領導出來。女領導警惕地對我說:“這張支票不能給你,因為它已經掛失了?!?/p>
我有點崩潰。那意思是我偷的還是搶的?
這時,女領導突然朝我背后說,“哎,那位張先生,請等一下,您掛失的支票找著了”。
我一回頭,看見正準備溜走的張博士,明白了:他前腳還我支票,拿到欠條,后腳就來掛失,太毒了!
我的三觀受到了嚴重掃蕩。在張博士辦公室,他說從沒欠我錢,讓保安趕我走?;靵y中我打了師姐趙越的電話。師姐在外采訪,扛了攝像機就過來,以電視臺老記者的強大氣場鎮住了張博士,他沒再否認借錢的事,但一口咬定手頭一分錢也沒有。
師姐皮笑肉不笑:“我天天打交道那些身價不菲的老板都是您這口氣,你們就別裝了吧。這樣,你們先湊湊,今天拿1500,剩下的1500讓凡凡明天過來拿?!?/p>
過了一會兒,剛才還口口聲聲一分錢沒有的人,1500塊錢變戲法似的到了我手中。
1500塊有零有整,還有一塊塊的零錢,讓我有點心軟。師姐似笑非笑的眼神令我醍醐灌頂。假如警察發個搜查證,不要說3000塊,從他辦公室搜出3萬現金也是極有可能的。那些可憐的一塊錢只不過出來客串一把苦情戲罷了。張博士并不差錢。
那是1998年秋。三年后,聽說張博士因欺詐罪鋃鐺入獄,涉及金額高達幾百萬。他借(或者說騙)錢成癮,連公司19歲的實習生都不放過,借了300塊錢轉臉不認賬。
余光中在《借錢的境界》中說借錢人的心態,起初,每個借錢的人的確都有還的誠意;等到借來的錢用光了,時過境遷,第二種幻覺便漸漸形成。那一筆錢本來是“無中生有”變出來的,現在要他“重歸于無”變回去,未免有點不甘心。日子一久,還錢的念頭漸漸由淡趨無。
于是開始拖,能多用一時是一時。后來又發現,偶爾賴一下別人也拿他沒辦法,于是更加沉醉。怎樣好賺的錢都不如張張嘴就有錢來得輕松呀。
從借到騙,往往只有一墻之隔。上世紀一個巨騙就總結過,做工不如經商,經商不如借錢,借錢不如不還。這人跟張博士一樣,開大公司,同樣不差錢,嘗到借錢的甜頭后就沉醉其中難以自拔,活生生把自己從實業家變成了開皮包公司的。
為什么有些人十幾年堅持還債的故事讓人感動?因為太不容易了,雖然朋友如手足,但借錢如寒冬躺入熱被窩,能賴多久就賴多久才是人類的本能,膀胱尚且可以不顧,更何況手足。能夠對抗這種本能的人,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這種崇高的意志力,做點什么不好呢,非得糾結于朋友肯不肯借錢是不是真心愛我,多無聊啊。
一句借給你勝似我愛你
叮咚 28歲 杭州 企劃
如果想讓一個人從你的生活中消失,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跟他借錢。
熟女的悲哀是,愛一個人,他可能會向你借錢;還好,恨一個人,我們也可以向他借錢。
去年年末,已婚女上司在應酬的飯局上,被一位小老板盯上了。說小,是公司不大;說老,年近50,兒子努力點他能含飴弄孫了;說板,是自從盯上我們女上司后,借著業務關系,每天固定幾個曖昧電話行性騷擾之實。女上司捺著性子虛以委蛇,每次放下電話就痛呼:“我要翻臉了,真的要翻臉了。”
翻臉一時爽,后果很嚴重,非資深御姐所為。經過小伙伴們的討論,通過萬能的百度以及周圍的三姑六婆,我們深入了解了該老板的資產以及投資動向。
第二天,對方的騷擾電話如期而至。女上司期期艾艾地說:“周總,您對我真是太好了?,F在我家里碰到了一些困難,您能借我點錢嗎?”
對方問她要多少。女上司說, 50萬,已搞定20萬,您能不能解決剩下30萬?
趁對方沉默,女上司又追加了一句:“周總您最近不是剛做成了一筆60萬的大單嗎?借我30萬易如反掌?!?/p>
據上司事后說,聽到這句話,對方在電話里倒吸了一口冷氣。
女上司甜蜜地緊追不舍:“自己做老板就是好,賺錢容易,像我們打工的,拿死工資,攢30萬好難……”旁聽的我們雞皮疙瘩掉一地。
對方大概是很久沒說話,女上司問:“您什么時候能考慮好?我家里很急,您可一定要幫我這個忙?!?/p>
電話掛了。
一個多小時后,女上司破天荒主動給周總打電話:“我托您的事情您考慮得怎么樣啊?”
從此以后,那個周總再也沒有打來過電話。偶爾業務上有聯系,見到女上司也是眼觀鼻鼻觀心,過去的騷擾一如春夢了無痕。
古代哲人早就總結出了這個道理:如果想讓一個人從你的生活中消失,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跟他借錢(放高利貸者除外)。當然發展到現在,另兩種辦法也相當可行,比如說向對方推銷保險,或是如沐春風地問他:你知道安利嗎?后兩種方法,仔細考量,終究還是能歸入我大借錢教的。
借錢這種良好的社交方式,殺滅各種你不想交而又不得不交的朋友于無形,實乃女性居家旅行、殺人越貨之必備良藥。
借君一次錢勝讀十年書
哥們有錢,為人豪爽,車子經常換。我說父親住院想借兩萬塊,話音剛落,他立刻說:“我家的錢一直是老婆管,一發工資就進了她手里,我向外借錢超過100塊都得給她打報告,等審批通過了才能外借,否則后果不堪設想。要不你自己問她借吧,兄弟我也只能幫你到這里了?!边@還是那個說好了掌握家庭絕對話語權的屌炸天大男人嗎?(天天 )
老公項目有7萬塊資金缺口,我在同學群里喊了一嗓子,看誰有興趣加入。第二天,在群里萬年潛水、N年不聯系的前男友突然打電話過來,一開口就是問我十萬火急地借錢。不要怪我腹黑陰謀論,我真懷疑他是先下手為強,真難為他了,一矮帥富,居然跑到我跟前裝窮苦勞動人民。為錢能使鬼推磨?。。ˊ現在很幸福)
老公同學來家喝酒,我們提起看上了一套小產權房,要全款付,還缺8萬塊。這時他突然神秘地問我們,還記得上次給他送辦公室鑰匙的小女孩嗎?那是他小三。話鋒一轉,淚如雨下,他搞小三被老婆抓了現行了,現在要離婚分家產了……看了一場堪比瓊瑤的狗血劇后,突然覺得為了區區8萬塊錢騷擾他我們真是太缺心眼了。(憑心掏)
朋友做金融的,光年終獎就有好幾十萬,卻舍不得借我一萬塊,還對我說,現在通脹很厲害,連股神巴菲特也舍不得借錢給人。建議我:“你為什么不試著問問銀行呢?”貨幣一通脹,友情也漲價。(巴菲常特)
股票基金當然是最萬能的,股市就是個筐,好事壞事都能往里面裝。只要開口借錢,將近一半的拒絕理由是股票套牢了,實在沒有現金周轉給我。(Amanda )
經常在一起逛街的小姐妹,平時微博微信沒事就艾特我一下,后面還特黏糊地跟一句“親”,逢人就說我是她閨蜜。我開蛋糕店資金困難跟她借5五萬塊周轉未果,這沒什么,重要的是她深夜發了條長微博,長達兩千多字,大意是很不喜歡借錢給別人,沒誠信的人太多,借錢的時候是孫子到了還錢時就是大爺,既然如此我又何必把錢借給別人去瀟灑,尤其那些做生意的,誰知道是虧是賺……
本來我勉強勸自己不要對號入座,誰知第二天愕然發現自己被她取消了關注。接下來更詭異的是,我打電話想問問究竟有什么誤會,結果她的電話居然停機了。我不死心打給了共同的朋友,旁敲側擊地還原了真相:我被她拉進了黑名單。至于嗎!沒有借過錢的人生,怎么能隨隨便便就長大。(張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