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生活的關系,盡管近年極少被人提及,但它是文學藝術創作活動中一個不可繞過、不可遮蔽、不可漠視的重要話題則毋庸置疑。不可否認,只有深入生活、融入生活、正視生活,才能創作出貼近生活的好作品。最近,我市作者苗華邱先生創作的長篇小說《八道河》的問世,再一次證明了生活之于創作關系的纏連、膠著和重要、必須!證明了文學創作的根基,就在生活!
《八道河》來源于生活中的那些鮮活人物、鮮活細節、鮮活場景,讓人確確實實感受到了生活的火熱和沸騰、生活的艱深與蕪雜。作者深諳,只有在真實、艱深、多維度的生活基礎上,才能提煉出立得住的文學形象、表現出深刻人性;才能再現一段真實的鄉土記憶、民俗風情。
《八道河》通過描寫攔截八道河修建一座大型水庫的過程,通過描寫與八道河水庫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十幾個農民的人生際遇,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時代進程的基本特征,揭示了中國農村在特殊歷史時期出現的錯綜復雜的社會、宗族、家庭、鄰里和“文革幫派”之間的尖銳矛盾。小說將千回百轉的人生命運與委婉凄美的愛情交織在一起,與社會共呼吸同嬗變,深情譜寫一曲鄉土民情之歌。
一、人物命運與時代膠著
任何一種文學現象的產生都脫離不開特定的生存空間和特殊的社會環境這一文化語境,看似單純的文學現象背后其實都無一例外地隱藏著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解釋。《八道河》的創作也不違背這一創作規律,作者遵循客觀,敬畏生活,飽蘸深情,于封閉又變換、復雜又純粹的生活中,將現實人物、事件進行多維度的關照、錘煉、提高,用生動的筆調刻畫了以山丫、泊娃、泊楠、大東等為代表的正義青年和受極左思潮影響以錢守江、“企鵝”為代表的落后勢力的諸多農民形象,極大地彰顯了那個特定時代的社會現實和具有普遍意義的人性、人生。
八道河畔的大洼村“寡婦街”(因為這條街上比鄰而居的幾乎人家戶主均是寡婦且歷史上這條街上也出過不少寡婦)上這些人,因為家庭生活貧窮,從小沒有受到過多少學校教育,文化知識相對貧乏,但質樸、敦厚、善良的父輩,給了他們品德上良好的影響和熏陶。他們盡管命運多舛,在人生的路上走得磕磕絆絆,艱艱難難,但有善良、勤勞、淳樸品性作支撐,他們最終還是笑著迎來了變革的新時代,走上了幸福路。
泊娃的父親因為離家出走而被仇家房沖認為當了國民黨的“還鄉團”匪兵并將房沖的兒子抓去,因而“土改”時房沖別有用心地將其劃為富農讓泊家背上了歷史政治冤案。1956年,作品中的海城市將一些有“政治問題”的海邊人家遷移內地,自然,泊家也在此列被從祖輩居住的大魚村遷到了內地崳龍山下的大洼村“寡婦街”,開始了一段艱苦的人生。無獨有偶,因為要修筑八道河水庫,山丫家、大東家和鰥夫標壯也從庫區搬來了大洼村“寡婦街”居住,四戶人家成了生活、勞動、情感扯不開的街坊。大洼村原住民錢守江其父在抗美援朝中犧牲,其母也病逝,他和死了丈夫的嬸子成了一家人,這兩人也成了他們的鄰居。由此,大洼村寡婦街上特殊年代的一段人生際遇、命運糾葛、時代風云漸次展開。
有歷史政治問題、成分高再加上是城里的外來戶,泊娃一家在大洼村備受冷落、欺負,在那個特殊年代,所有倒霉事都落在他們家人身上;大東母親是寡婦、標壯是個精神有時出現問題的鰥夫,這兩個外來戶在大洼村也不受待見;善于喜歡弄虛作假討得上級歡心的錢守江投機取巧當上了大洼村團支部書記,后來又通過落井下石等卑鄙手段搞掉村里原支書,自己做了村黨支部書記,借助政治形勢,耍盡權謀,橫行鄉里。
長相、走路姿勢頗像企鵝的錢守江嬸子貪圖小利喜歡給人做媒,人送“媒婆企鵝”外號,“企鵝”和錢守江看上了善良、美麗的山丫,想討回家做媳婦,怎奈漂亮的山丫姑娘沒有看上長相丑陋、粗鄙行為下作的錢守江,而鐘情于正直善良樸實、救了自己一命的壯實小伙泊娃。錢守江因此妒火中燒,十幾年來利用政治形勢和手中的權力百般刁難、凌辱、陷害泊娃、山丫(這是小說著力鋪陳的中心矛盾)。小說中對此有兩處讓人震撼的精細描寫:一是錢守江利用村里成立“基干民兵”組織,號召所有青年報名參加的機會,將所有報名者都留下,以“公社”武裝部不批準有政治嫌疑者為名,唯獨將泊娃剔除,達到羞辱、報復泊娃、山丫的目的,讓泊娃、山丫近于精神崩潰。二是錢守江精心策劃了一場讓泊娃撕毀污蔑自己為“反革命分子”的大字報,以達到定性泊娃為“現行反革命分子”的目的,并將其關進“渣滓洞”進行凌辱、拷打。泊娃在“渣滓洞”里受盡了非人的折磨毒打,要不是標壯的仗義執言出手相助,泊娃差一點在此丟了命;在大煉鋼鐵期間,妒火中燒的錢守江欲火難忍,設下詭計,欲意夜間強暴山丫而未得逞。十幾年來,錢守江借助政治運動以報私憤,襲擾、侮辱山丫,詆毀她的名譽,讓山丫吃盡了人生苦頭,而作孽者逍遙法外。
所有這些,人物命運無不與社會現實交織著、纏連著,有力地彰顯出時代的特征,揭示出深刻人性。
二、凄美愛情催人淚下
泊娃媽與標壯的愛情。鰥夫標壯深愛著寡婦泊娃媽,但標壯知道泊嫂有一個生死未卜渺無音信的丈夫也許還在世上,善良和質樸的天性讓他從未向泊娃媽表白,緊緊堅守著道德底線,即使泊娃媽有時向他暗示或者表白,他都極力回避。兩個深愛著的人,經受著心靈和肉體的痛苦煎熬。當得知泊娃媽的丈夫是為革命犧牲的時候,標壯又犯了精神病,揮刀亂喊亂砍。已經落實政策回到城里的泊娃媽得知后,憑著與標壯的那種特殊感情,自信地從海城匆忙趕到大洼村勸阻挽救標壯,不想,竟被精神失常的標壯用大刀誤砍死于雪地。標壯驚醒后回過神來橫刀自刎。這樣摯愛的場面讓人頓生悲憫而肅然起敬。他們雖生前不能在一起,但死后兩人的鮮血還是流在了一起,昭示了一個愛情故事的凄美,讓人蕩氣回腸。
山丫與泊娃的愛情,山丫與佑小軍的愛情。美麗善良的山丫人見人愛,最初與“右派”佑易的兒子佑小軍相愛。佑小軍在山丫家,因為誤解了山丫媽的一句試探話,佑小軍竟雪夜出走,離開山丫去尋短見,一去經年。山丫尋找自己的救命恩人泊娃巧遇水庫邊。泊娃家在大洼村是外來戶,成分不好,還背負政治疑案,尤其窮得連一間自己的房子都沒有,泊娃與山丫的相愛,山丫媽很是不同意這門親事,開始時極力阻撓。因愛生恨的錢守江和撮合山丫與錢守江婚姻不成的“企鵝”也百般刁難破壞山丫的美好愛情。山丫因為自己得了婦科病,怕有礙生育,無言地拖下了與泊娃的婚約,讓泊娃經受了四五年的痛苦煎熬,許許多多的不如意和困厄一直纏繞著這對戀人,但不管過程怎樣波折,他們都不離不棄,彼此守望,最終山丫和泊娃幸福地結合在一起。
還有大東與泊楠的愛情,雖無大的波瀾,但日子艱難時期,如他們這樣的純真愛情,是很令人羨慕的。
三、哲學意義深蘊其中
《八道河》所要闡釋的哲學意義,用作者的話說就是“人生的平衡”、“平衡的人生”,假若這一說法成立的話,這一命意是深蘊在作品中人物人生命運之中的,如:
歷盡磨難的山丫泊娃,“有情人終成眷屬”。即使生前不能真正結合的標壯、泊嫂,死時纏連在一起(來生也一定會在一起,因為他們生前做盡了好事、善事);遭受政治磨難和人身磨難“革了半輩子命”的“右派”佑易和山丫媽的結合,也了卻了山丫媽與佑小軍誤會的一樁遺憾;有“小吳用”之稱的大東,一心一意愛著泊楠,最終抱得美人歸;一生精于算計、懂得“卜卦”之術的陸石二最終也沒有逃過宿命的輪回,含恨而去;道德敗壞、善于給人下套使絆子的錢守江最終落了個孤家寡人下場,被時代拋棄;潑婦罵街、貪圖小利的媒婆“企鵝”,最終在算計中誤了自己的“卿卿性命”死不瞑目。最為震撼人心的是錢守江、泊娃兩人的父親原政治背景后來被顛倒的結果:錢守江的父親犧牲在朝鮮戰場,1989年竟從臺灣活著回了家;泊娃的所謂國民黨匪兵父親最終被定為烈士。這些都無不深刻闡釋著作者要彰顯的“平衡人生”這一哲學命意。
四、藝術特色十分突出
一是語言通俗易懂、生活氣息濃厚。
小說文字簡易,口語化色彩明顯,時或插入方言土語、俚語、歇后語和俗語。如“企鵝”說的怪話;錢守江說的臟話;標壯說的直爽話;大東說的精明話;山丫說的純情話;陸石二說的“卜卦”話;泊娃媽說的樸實農村婦女話,這些使得小說語言通俗易懂,頗具生活氣息,使人能產生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
二是人物描寫生動形象。
無論是對人物的外貌描寫,還是心理描寫;無論是語言描寫還是行為描寫,都準確到位、生動形象。如對“企鵝”的外貌描寫“走路時兩手臂擎在懷前,扭乎著屁股,兩肩搖呀搖的小步履向前走,走相活像個企鵝”寥寥數語,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三是敘事手法變化多樣。
《八道河》采用了以時間先后為主的傳統敘事方法,其間有倒敘、插敘等多種手法,使故事避免了平鋪直敘,具有波瀾起伏、開闔縱橫、結構緊湊的藝術特點。小說中,在敘述一個大故事的同時插敘多個小故事,每個小故事看似關系不大,但又不能刪掉,串在一起使小說結構相當嚴謹緊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