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圓通“奪命快遞”導致1死9中毒的悲劇,以及由此暴露出的快遞行業潛規則,引人深思。在快遞業迅速擴張的今天,在電子商務卓越前行的大好形勢下,在無數人從快遞業高速發展壯大中分享便利快捷的時代背景下,我們不希望這次事件成為快遞業的滑鐵盧,而是更期待它能成為快遞業靜下心來檢視自己、強化安全規范、提升服務品質的契機。
據《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研究》顯示,中國消費者的網購支出已達到1.3萬億元,成千上萬的消費者網購后通過快遞收貨。快遞的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不可小視。快遞奪命事件,能否倒逼出一些必然性的制度反思,甚至整個快遞業的安全堤壩構筑?
目前,涉事的相關責任人已被警方刑拘,湖北涉事公司被吊銷執照,濰坊涉事公司被罰2.8萬元,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無論如何,公眾安全、公共安全,應是快遞業發展的重要價值取向。
此次的“毒快遞”事件,再加上之前被多次曝光的信息售賣、暴力分揀等問題,圓通速遞的管理漏洞再次顯現。事實上,圓通速遞的這些問題,僅僅是中國快遞行業發展亂象的一個縮影。有“毒”快遞早有先例
2013年11月28日,家住山東省廣饒縣大王鎮的居民劉興亮在收到網購的一雙鞋幾小時后出現嘔吐、腹痛等癥狀,29日因搶救無效死亡。據醫院診斷,劉興亮死于有毒化學液體氟乙酸甲酯中毒。隨后,寄件企業負責人被警方控制,負責收寄、送遞的圓通速遞加盟商被懲處。
“小件都這么寄,這是化工行業的普遍問題。”此次事發的湖北荊門熊興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勝勇道出了這樣的行業秘密。
在此之前,因為速遞有毒或腐蝕性的化學物品而造成危害的事件早已發生多起。
2013年4月,天津市周凱物流運送的2瓶氯化亞砜試劑,使得12名快遞員呼吸道受損。事后,周凱物流被責令停業15天,寄件人被拘留5天。據悉,周凱物流就是圓通速遞在當地的加盟商。
2010年11月,中通快遞承運的2.5公斤一氯丙酮包裹泄漏,導致12人眼睛和咽喉不適。中通快遞負責人藍某稱,收郵包的快遞員沒有對物品嚴格檢查,是導致此事發生的主要原因。事后,國家郵政局進行了全行業通報批評。
宋偉曾經是一家民營快遞公司在安徽合肥的加盟商負責人,在做了將近兩年的快遞生意之后,在幾天前剛剛把加盟店轉手。他告訴記者,在做快遞加盟生意的時候,雖然自己沒有經手過有“毒”快件,但也聽說過快遞公司寄送小件化學品的事情。
在山東的“奪命快件”事件中,那個裝著25公斤致命液體的藍色塑料桶,在沒有經過檢查的情況下,走了約1000公里的路程。事情發生后,多個地方都出臺了關于收寄驗視的規定。事實上,關于快遞的收寄驗視制度,法律法規早已有規定。
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郵政法》規定,對信件以外的郵件,郵政企業收寄時應當當場驗視內件。用戶拒絕驗視的,郵政企業不予收寄。
201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規定,用戶交寄信件以外的快件,快遞企業應當場驗視內件,用戶如果拒絕驗視,快遞企業可不予收寄。經過驗視,快遞企業收派員仍不能確定安全性的存疑物品,用戶應出具相關部門的安全證明,否則也不予收寄。加盟成為業內常態
此次山東“奪命快件”事件中,負責收寄、送遞的快遞企業,正是來自圓通速遞旗下的一家加盟商。
在我國幾大民營快遞企業中,目前除順豐各網點均為直營外,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民營快遞公司基本都是以商家加盟的形式經營。
宋偉告訴記者,他在經營過程中,根據合同約定的年限,在一次性向加盟的快遞公司支付風險押金等費用之后,承包商便可以承包一個區域的業務。加盟之后的其他費用,例如購買車輛、招聘員工、發放工資等工作以及由此帶來的成本,都由加盟商自行負責。
韻達快遞紹興縣分公司的經理湯報告訴記者,加盟商每年向總公司交管理費,在遵照公司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自負盈虧。
2013年8月,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公布的《2013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上)》顯示,近幾年,由于快遞業陷入價格戰,行業利潤率已從2005年的近30%下降到現在的5%左右,其中多數快遞企業的利潤率還不到5%。由于需要應對不斷上漲的人工、土地、資金等成本,以及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企業利潤日益微薄。
“在這種經營模式下,開箱驗貨會增加快遞公司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等,而這些都要由我們加盟商來支付。在利潤本就很少的壓力下,對快件進行逐一檢查的規定能執行多久還不好說。”宋偉說。
“加盟網點的財務獨立性使得階段性的價格戰成為近年來快遞業的常態,因此,服務質量下降、各環節操作不規范等現象的根源是快遞業利潤趨薄。”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徐勇認為,特許加盟企業尚未適應快遞產業一體化、集約化、標準化、機械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趨勢,這種特許加盟模式應當是過渡性狀態,快遞企業最終要走自營為主、代理為輔的發展道路。
瘋狂發展的快遞業
目前,快遞業務量增速已連續33個月超過50%,截至2013年11月,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81.2億件。《2013-2017年中國快遞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計,2013年我國快遞包裹總量突破90億件,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按照全國14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消費6~7個包裹。
而在20年前,我國民營快遞業才剛剛起步。
我國民營快遞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初,“快客達”是最早成立的一家民營快遞公司,但是目前已經找不到關于該快遞公司的相關信息。1993年,申通快遞和順豐速運的創建,可以說是開啟了民營快遞業的元年。此后,天天、韻達、圓通、中通等民營快遞公司也相繼成立。
資料顯示,我國快遞企業超過了一萬家,其中民營快遞企業數量最為龐大。目前,全國民營快遞企業法人已經超過了2000家,分支機構約有7000家。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13年11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顯示,2013年的前11個月,郵政企業和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2305.3億元,同比增長28.4%。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郵政管理部門共受理消費者申訴17.9萬件,其中快遞服務17.2萬件,占96.1%。消費者對快遞服務有效申訴13.7萬件,同比增長177.7%。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中國質量萬里行共收到2203例有關快遞的投訴案例。(原題:《瘋長的快遞》,文章有刪節。來源:2014年1月2日《法治周末》)(編輯/馮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