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么好歉意的
因《來自星星的你》的大熱,前陣真有種被關于韓劇的口水淹沒的感覺。其中男性聲音很多已經不止是開玩笑,而是情緒真心負面。而女作者只要提韓劇,貌似都先要解釋一番,歉意一番。
我想說,沒什么好歉意的。
傳統都是男人看女人,男人想象女人,男人書寫女人,男人塑造女人,七仙女下凡,美女蛇投胎,皇帝的美妃,書生的志異,文人的名妓,一直到韋小寶的老婆,好萊塢的女神,AV片的女優,無論男性與女性,都已經習慣了以男性的需求、視角、幻想去認識女性的形象。如果女性仔細想想在成長過程中接觸過哪些女性幻想,最容易想起的例子也不過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等西方童話吧,在東方我們有這類童話嗎?而西方的這條以騎士精神為脈絡的女性線索,也是《達芬奇密碼》中去挖掘的脈絡,也是西方傳統中被基督教壓抑的脈絡,但它起碼在中世紀還算留下了一條血脈。
英語里有個詞,叫Guilty Pleasure。其實,人都可以有一些Guilty Pleasure的,知道冰淇淋吃多了不好,但吃幾筒沒什么大不了吧。知道好萊塢大片都不是真的,也沒妨礙誰看個樂子。如果想想我們對男人們的白蛇、小倩、玉女、蒼井空都抱著置之一笑的態度,女性對于自己的Guilty Pleasure,也完全放輕松,就像你對男人動作片一笑置之一樣。而男人,也許多看幾部韓劇,能更了解一點女性的心理。
首先我覺得關于韓劇的很多流行說法有些就需要澄清。比如,我一會兒聽人說韓劇女主角個個像宋慧喬那樣的美女,一會兒聽說韓劇女主角都是“窮丑瘋”,一會兒聽說韓劇都是給“有錢有閑的女人”看的,一會兒又聽說韓劇是給女屌絲看的夢。我完整看的韓劇有一些特性,女主角都是職業女性,即使是古裝劇,《大長今》和《擁月》里的“巫女”也都是那個時代自強自立的職業女性,即使是高中生的戲,《繼承者們》里的女主角也是同時打幾份工的學霸女,即使是傲嬌的國民女神千頌伊,在拍打戲時也是一遍一遍摸爬滾打,專業敬業,更不用說《我是金三順》里的法國留學甜點師,《秘密花園》里的武打女替身,都是自強自立的現代女性,她們也不是只要遇上多金男主角就立刻犯暈。
有一個說法是肯定的:韓劇的確滿足女性幻想,韓劇中的男神給女性提供安全感、慰藉、美感、樂趣。韓劇女主角也的確都追求愛情美夢,但似乎也沒有在經濟上缺了男主角會活不下去。
關于韓劇的另一大口水是性。我依然只想從性別角度來提一句,為何在看男性幻想題材的電影比如《霍比特人》時,沒人提男英雄們天天跟男人睡在一起的性問題?其實作為浪漫喜劇這個類型,本來就是講愛情塵埃落定的“前戲”部分,好萊塢的愛情喜劇多數也是講這個過程,只是韓劇把這個過程拖得漫長、夸張,無法不引起話題而已。其實無論是《傲慢與偏見》,還是《西雅圖不眠夜》《電子情書》,性都是潛話題,但也恰恰構成它的張力。
總的來說,韓劇的編劇比你想的要聰明,她們完全知道她們在干什么,所以把粉絲玩得團團轉。當然,跟她們一起玩的觀眾,有的聰明,有的腦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