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日子不太好過。
媒體的圈子里各種“改革”“轉型”呼聲、動作不絕于耳,恐怕任何一年,都沒有這個夏天來得動蕩喧囂。圈中人多少被這強大的氣場催促得心神不寧或干脆焦慮;圈外人則玩著“秘密”,看著走馬燈般的你來我往權當茶余的談資。不知道此刻在堅持堅守的還有幾人?那些熬夜加班,為一個標題、一段引文推敲斟酌、反復修改,為一張圖片的擺放絞盡腦汁……
想起少年時候看古龍武俠——在所有的武俠作家之中只愛他。他巔峰的時候有一本《七種武器》里面講:“真正的武器其實并不是殺人的兵刃,而是諸如微笑、誠實、信心、愛情這些生命素質。其實具體哪七種武器早已經記不太清了,但我同意這一說法,有些東西就是你的必殺器,比如“認真”。
尼采受精神病的困擾,漫游南歐療養期間,風光優美的意大利令他流連忘返。在一則日記中,他以詩一般的語言寫道:“在熱那亞的一個黃昏時節,我聽到自塔上傳來巨鐘長長的聲音,那聲音一直悠悠不絕,延宕著,回旋著,蓋過了街衢眾生的嘈鬧而沖向暮色里的星空,融入微風的懷抱里,那樣冷冽卻又充滿孩子般的天真和傷感。當時我想起了柏拉圖的話,那使我怦然心動的話——人的事情沒有一樁值得過分認真。盡管如此……”這段話深深地震憾了我。只有尼采這樣一輩子認真的人,才能深味“認真”之不易,在鐘聲的誘惑下,整個世界都變得輕靈飄忽了,連尼采也閃現出懷疑“認真”價值的念頭來。但是,這念頭僅僅如流星般一閃而過,尼采立刻意識到自己的立足點在何處。“盡管如此”一個急轉彎之后這天的日記戛然而止,尼采與他的讀者都能獲得共同的結論:認真雖不易,依舊躬身行。哲學家的天職便是以認認真真的態度觀察生活、參與生活、并改造生活。認真是哲學的靈魂,一句玩笑話:如果不是太認真,尼采也就不會瘋了。
“認真”二字知易行難:有天生惰性的制約,現實利益的催迫,再加上認真經常帶來事與愿違的結果,有時候放棄反而更容易。但無論是偉大的事業還是生活瑣事之中,在面臨每一個困境的時候,認真在懷疑與肯定中螺旋式演進,它在最細微的縫隙中發揮作用,使認真的人永遠擁有自信的微笑。
其實,最討厭那句,“認真你就輸了。”是啊,你從來不認真,又贏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