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許多人的眼中,佩戴珍珠是一種年齡的圈定。
其實不盡然,無論年齡是怎樣,只要搭配選擇適合款式的珍珠都會映襯奪目的美麗。
同所有珠寶一樣,珍珠的形成是歲月漫長的錘煉和光陰點滴的凝聚,但不同于其他任何寶石的是,珍珠吸取了生命體的氣質,更像是與人可以實現內在溝通的精靈。她以不刺眼的光芒和拒絕雕琢的形態,跨越東西方審美文化的差異,演繹著大自然云淡風輕的靈性之美。
1899年的一天夜里,一個女孩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決定,她翻出孤兒院院墻,逃離清苦的生活,跑到時尚之都巴黎開始自己的夢想之旅。在巴黎,這個女孩收到了人生的第一條珍珠項鏈,從此便不可遏制地愛上了珍珠。她常常身著簡約禮服,戴著成串的長珍珠項鏈,出席巴黎上流社會的各種社交活動,社交名媛紛紛模仿她的穿著,一時間多層纏繞的珍珠項鏈大行其道。細長的香煙,黑色的緊身衣,精致的妝容,長長的珍珠項鏈,都成了她留給一個時代的優雅范本,這個女孩就是卡布里埃·香奈兒,香奈兒時尚帝國的創始人。而她那串價值不菲的珍珠項鏈,就來自于她一生中唯一摯愛過的男人亞瑟·卡佩爾,那是他送給她的第一件禮物。香奈兒對于卡佩爾的深情如今我們已經沒法揣測,但是對于珍珠的熱愛卻顯得更真切又直白,她甚至說過:“沒有珍珠的女人,就不能稱之為女人。”
香奈兒對于珍珠的熱愛雖然近乎偏執,但這樣的觀點卻屢見不鮮。誰讓女人本來就是愛憎分明的偏執狂呢?法國時尚界泰斗安東麗· 德阿里奧夫人,在所著的《優雅》一書中,就鄭重地提醒那些希望永遠出色得體的女人們:“世間所有首飾中與各種服裝最相配的、每個女人的衣櫥中不可缺少的配飾就是一串珍珠。每個女人都應該擁有一串珍珠項鏈。”而德國人克勞迪婭·朗法可尼甚至寫了一部關于珍珠的文化典籍——《女人與珍珠:繪畫與攝影中的戀物史》來介紹珍珠之于女人的人文特性。
Tips 長珍珠項鏈的佩戴方法
一串長長的珍珠項鏈給了佩戴者自由發揮的空間,有繞兩圈戴法、繞三圈戴法、繞兩圈纏繞戴法、繞兩圈打結戴法等多種佩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