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無線傳輸 多種品牌類型話筒組合 立體聲輸入
我臺在2013年成功的轉播了第十一屆全運會的舉重賽事,這次轉播方案是在借鑒了上屆全運會轉播方案和亞運會轉播方案的基礎上加以提升,引入了無線音頻傳輸和多重備份等手段,考慮到這次音頻轉播技術要求為立體聲制作和傳輸,我們在現場拾音方面采用了多種類型話筒。
舉重場地位于沈陽工業大學體育館內,場內面積為70*40米,東西狹長,舉重基臺位于場地西頭,三面觀眾席位于二層,可容納3000人。為了完美的展現舉重比賽的精彩場面,我們在現場布置了十只話筒來拾取現場效果聲。(見圖6)
一.采音方案
1.觀眾席采音
三只大振膜SONY C48電容話筒(1、2、3號)作為觀眾掌聲話筒,分別對三面觀眾席進行采音。SONY C48電容話筒自身可以通過9V電池供+48V電壓,所以根據該話筒的特點,將話筒輸出通過卡儂轉小三芯轉接線,直接連接到SHURE無線腰包發射機UR1上通過無線傳輸,這樣可以解決布長卡儂線繁瑣的問題,另外可以根據觀眾人數聚集情況在所采音范圍內靈活的改變話筒位置。根據我臺現有設備使用情況,選擇SHURE無線接收機,這樣就形成了利用SONY大振膜話筒通過無線SHURE發射腰包及接收機組合完成觀眾采音的手段。這三只話筒根據大全主機位畫面分別在調音臺上設置為L、C、R的聲相定位,可以比較好再現場地的環境聲。
2.舉重臺采音
舉重臺長8米,寬6米,為了完美拾取運動員比賽時的聲音,我們分別在干手盒內部(7號)、舉重臺(4、5、6號)以及嗡鳴器上(8號)布置了話筒。7號話筒采音SHURE無線全指向領夾W51L安置于干手盒內部,拾取運動員手部擦粉的聲音。4、5號采用鐵三角4071A朝指向話筒, 4號話筒用于拾取運動員下蹲位置發出的聲音,5號話筒用于拾取運動員站立位置發出的聲音, 6號采用森海塞爾418S立體聲話筒用于拾取運動員半蹲位置發出的聲音,根據該話筒是立體聲M/S制式,利用輸出兩個聲道在數字調音臺STUDER VISTA5的輸入方式選擇M/S,調音臺會自動根據M+S和M-S的計算方式將環境聲分為L\R聲道立體聲輸出,完美再現環境聲。8號話筒采音SHURE無線全指向領夾W51L安置于嗡鳴器的支架上,拾取嗡鳴的聲音。
3.侯場區采音
侯場區在舉重臺后側,是運動員準備比賽的地方。在這里安排兩個游機進行拍攝, 9、10號為隨機話筒,同樣采用森海塞爾418S立體聲話筒,和8號話筒在調音臺的設置一樣可以完美再現環境聲。
二.制作方案
1.為了達到保質保量的制作效果,我們充分利用了轉播車音頻系統,在比賽場地里將采音話筒(除隨機話筒外)通過無源話筒分配隔離器一分為二,分別通過數字調音臺遠端機箱和模擬多芯線纜以兩種方式傳回到轉播車的數字主調音臺和模擬備份調音臺。
2.利用轉播車數字調音臺STUDER VISTA5的音視頻跟隨功能,將侯場區隨機采音話筒設為該功能,推子啟動到0dB的時間設為0.2秒,推子拉下時間設為0.3秒,這樣可以及時將教練和運動員的交流聲音根據畫面的切換而自動跟隨。
3.根據轉播技術要求制作立體聲節目,CH1、CH2分別為立體聲的左右聲道,CH3為單聲道,CH4為現場解說聲,我們在調音臺上通過單聲道話筒輸入PAN聲相調整,來控制立體聲的輸出,而立體聲話筒根據調音臺上的立體聲M/S方式輸入,自動調整為立體聲輸出。現場解說則根據轉播車現有的綜合線纜解決了監看、通話、解說的問題,利用解說設備咳嗽盒很好的實現了通話和解說切換的問題。
三、備份方案
1.話筒及傳輸線纜的備份:我們在攝像機上安裝SONY 678短朝指向話筒,對上述10只話筒通過遠端機箱的音頻光纖傳輸和模擬音頻線纜進行備份,所有現場十幾只話筒傳回轉播車的通路經過三種線纜方式。如圖5:
2.直播和錄制的備份:通過上圖,可以了解到整個音頻系統從話筒、信號路由、調音臺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備份,同樣對最后的直播及錄制我們也做了充分的備份。直播環節:轉播車音頻系統制作的最后一個環節是進入到視頻系統中進行加嵌,加嵌的聲音是通過音頻矩陣對主、備調音臺的輸出信號進行的切換。錄制環節:根據轉播車標清錄像機可錄制8個聲道的情況,我們將前4個聲道錄制為音頻矩陣切出的AES信號,而后4個聲道錄制為音頻矩陣切出的經過加嵌的SDI信號。如圖:
總之,我們利用各種類型的話筒通過各種傳輸手段,配合標準的體育賽事聲音制作方式,將現場的環境聲隨著畫面的切換比較完美的呈現出來,達到了安全、優質的電視播出效果,得到了全運會國際廣播中心IBC的過程質量控制PQC的認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