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電視談話類節目發展迅速,其節目的錄制方式是多訊道攝影現場切換的錄制方式,而多訊道攝影錄制成功的前提就是各攝像機位置的有效確定。
多訊道攝像的一般機位設置方案是:1號機主要負責拍攝主持人中近景;2號機負責拍攝全景鏡頭;3號機主要拍攝嘉賓以及嘉賓發言時中近景鏡頭;4號機處于1、3號機之間,主要拍攝舞臺正面低角度小全景;5號機是搖臂,以運動的視點全方位全角度的拍攝舞臺場景;6號機為游機,負責“反打”拍攝觀眾席,如圖1所示:
圖1這種常規機位設置方案在拍攝大型電視談話類節目時,卻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體現在:第一,對話的節目形式限制了舞臺上各位談話者的位置,使其具有基本固定性,2號機、4號機設置重疊,其拍攝的內容視覺效果差別不大;第二,3號機在拍攝多個嘉賓即興發言時,不容易在第一時間給予準確的近景鏡頭,需要用全景鏡頭進行過渡,這樣又會使全景鏡頭過于頻繁的出現,影響節目的整體視覺節奏;第三,6號機拍攝觀眾鏡頭的角度比較單一,不能將800平米演播室觀眾席全部進行有效控制,特別是在觀眾發言時,不容易進行不同景別之間的切換;第四,主持人和各嘉賓進行交談時,其談話身體方向不確定,相互位置有時為了交流方便而側面相對,1、3號機都容易只拍到側面鏡頭,不能將發言人物的正面鏡頭展現給觀眾,從而給節目的錄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遺憾。
針對圖1這種常規機位設置方案的不足之處,在青島電視臺談話類節目《QTV對話》節目的錄制過程中,我們采用了左右雙機位的特殊機位設置方案(如圖2),取得了成功的經驗。
左右雙機位設置方案的靈魂是在舞臺兩側設置1、3號機位的同時,加設4、6號兩個游動機位作為補充,從而克服了常規機位設置方案的各個弊端。第一,此方案取消了中間的小全景機位,將全景鏡頭交給2號機,使4號機獲得了更加自由的拍攝空間;第二,因為4號機可以拍攝嘉賓席小全景,所以不管任何一位嘉賓在任何時間即興發言,都可以進行拍攝,即使3號機需要時間調機位找發言人,也可以用4號機小全景進行過渡,從而使整個節目的視覺節奏更為流暢;第三,1、6號機都可以拍攝觀眾鏡頭,使觀眾鏡頭的角度更為寬廣,基本上控制全部觀眾席,而且在觀眾發言時也可以進行不同景別之間的切換;第四,這個設置方案由1號機拍攝主持人鏡頭,然而,在主持人側面與嘉賓交流時,6號機可以調回鏡頭拍攝主持人正面圖像,使主持人的正面形象無處不在,4號機同時可以配合3號機拍攝側著身體與主持人交流的嘉賓,對所有嘉賓都可以用合適的角度進行拍攝。
由此可見,左右雙機位的設置方案可以為節目內容進行更好的服務。另外,這種機位設置方案還會拍出許多展現舞臺美感的鏡頭。
鏡頭一:4號機可以拍攝以主持人背面為前景的主持人與嘉賓交流全景鏡頭。
鏡頭二:6號機可以拍攝以嘉賓為前景的與主持人交流的關系鏡頭;
鏡頭三:1、3號機也可以調開機位,拍攝以與節目內容相符的舞美為起幅的拉鏡頭……
以上鏡頭都可以在電視畫面的二維空間內更好的表現舞臺的三維立體空間,展現出了舞臺的空間深度,讓本來相對呆板的談話類節目更具豐富的形式美感。左右雙機位的設置為大型電視談話類節目的錄制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