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孩子獨立“靠”父母》中,我講過父母能給我們孩子做些什么,包括組織親子閱讀、親子運動、家庭圓桌會議等,其實,我們的孩子們也在時時刻刻幫助我們……
我的同事曾向我講到一個讓她很感動的案例。她和老公吵架了,老公在一邊生著悶氣,她在另一邊傷心抽泣。5歲的女兒蕊蕊看不下去了,她跑到爸爸身邊,強力規勸爸爸:“爸爸,你快去勸勸媽媽,求求你啦,你快勸勸媽媽,媽媽都哭了……”爸爸抹不開女兒的面子,最終主動認錯。在那一刻,同事說非常慶幸有一個好女兒,她真的幫爸爸媽媽解了圍。
都說孩子是夫妻關系的潤滑劑,這一點不假,實際上孩子充當了心理咨詢師的身份,他開始嘗試著傾聽不同的聲音,做出不同的判斷,甚至為兩個人開不同的處方。孩子就是這么偉大,他比任何人都有耐心!我們要善于挖掘他們的助人能力——他們可以幫助我們的事情遠比我們想象的多。
傾聽者。正如上面說的,他愿意聽你講你的故事。
2 家務上的助手。我早就說過,家務活是家人的天職,兒童是家人,所以責無旁貸。
3 主意上的點子王。兒童的想象力是天馬行空的,他說的一句話很可能點醒你沉睡的大腦。
4 拒絕別人的擋箭牌。照顧兒童成為了你拒絕別人的一張好牌,而且屢屢獲勝。
與性情養成專家。不管你承認與否,在有了孩子之后,你會變得更加成熟、穩健,你是被逼出來的。
6 精神放松器。當你忙碌了一天,體力早已透支,你更需要放松身心,當你看到孩子的笑容時,問題便解決了。
7 夫妻協調員。如果你想解決你們之間的矛盾,又不想丟面兒,好的,你可以勞煩你的小家伙。他可以做得很好,但做完了別忘了慰勞一下。
8 走年人護理員。你們在外面打拼,留下空巢老人怎么行?孩子可以幫你充當護理員,無論從精神上,還是生活上,做老年人的護理員對孩子們都有很大的幫助。
9 洗車員。外國人喜歡讓孩子們幫助洗車,然后付報酬,我非常贊成這種做法。需要格外注意一點,洗車不是做家務,做家務不給錢,洗車是額外勞動,這樣做可以培養他們的財商意識。
10 趣聞記者。兒童會無償地將感受到的新鮮趣事講給你聽,你堅持聽,就會發現越來越有趣了。
11 談資對象。你會發現你嘴里總是你的孩子,他們成為了我們的談資,我們在感受快樂的同時,也要感謝他們。
12 家庭計劃的參與者與執行者。我們有沒有一個家庭計劃或者說是家庭夢想呢?讓孩子們參與進來,貢獻他們的智慧,然后貢獻他們的力量。
13 你的字主。像我這樣有育人癖的家長應該也不少,孩子天然成為了你的學生。
14 美食顧同。廚子最犯難的事情不是做得不好,而是沒人用餐。孩子不愛說瞎話,他肯定可以提高你的廚藝。
15 家族產業的繼承人。如果你有家族產業,孩子可以為你繼承,如果你只有家族精神與品質,孩子也可以最大范圍地運用它,實現自己的夢想。
以上只是掠影,孩子們真的可以為我們做很多很多,當你意識到這點,也就同意了我的“互助式”家庭教養模式?;ブ尯⒆觽冏兊贸墒於毩?。孩子需要和父母互助,進而和朋友互助,進而和老師互助,進而和客戶互助,進而和戀人互助,進而和他的孩子互助……當然,在很多情況下,你給孩子的平臺越大越廣,他就會將能力發揮得越多越強。
互助的前提是了解雙方的需要.重點是表達需要.關鍵是付出行動。有一個詞語叫做助人為樂。從來就沒有單方向的助人,助人者,人助之,天助之,助人自助也。
要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在很多時候.助人是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