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會計學會成立于1979年11月,經歷屆理事會的努力工作和廣大會計人員的支持,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服務會計人員、服務會計工作、服務財政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2004年第四屆理事會成立以來,大家群策群力、開拓創新,在會計理論研究、會計人才培養、會計咨詢服務、學會自身建設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發揮了理論引導、參謀助手、橋梁紐帶作用。2010年被中國會計學會評為10個“全國先進會計學會”之一。2013年被省民政廳評為5A級社會組織。
一、認真學習貫徹《決定》,不斷提高對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的認識,以評估促學會全面發展
黨的十八大政治報告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激發社會組織活力”,“要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為貫徹落實《決定》,根據民政部《社會組織評估管理辦法》,湖北省民政部門決定繼續在社會組織中開展等級評估工作。該會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學習上述有關文獻和文件,深刻認識到,《決定》確立了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主體地位,對社會組織提出了新要求,掀開了社會組織改革發展的新篇章;社會組織等級評估,是貫徹落實上述新要求的需要,是推動社會組織的組織、制度和能力建設,規范社會組織管理,增強社會組織服務功能,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二、領導重視,精心組織,全面梳理。認真做好評估申報工作
根據《湖北省民政廳關于開展2013年度社會組織評估工作的通知》,該會從去年5月底開始準備評估申報,10月向省民政廳呈送申報材料。省民政廳11月組織社會組織評估專家組到該會實地考察、評估;12月召開全省性社會組織評估委員會,經認真終評,評定該會為5A級全省性社會組織;又經過公示、公告程序,2014年1月通報全省,4月授牌頒證。整個評估的過程就是規范學會管理的過程。其體會是:
(一)領導重視是等級評估申報成功的關鍵。省財政廳是該會的主管單位,廳領導非常關心和支持學會參加省社會組織等級評估工作。經省財政廳同意,成立了以會長高文嬌為組長的評估申報領導小組,副會長兼秘書長李佐祥(現任廳副巡視員)任副組長,會計處還有一位處長具體幫助學會做參評申報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由8名工作人員組成的參評申報工作專班,負責具體的材料收集、整理和申報工作。領導小組根據省民政廳的《通知》要求,召開了會長、秘書長工作會議,研究制定了參評實施方案。組織工作專班認真學習,統一思想,全面理解省民政廳的通知精神和參評指標要求。領導小組組長多次親自到省民政廳請教,接受指導,并派人到省直已參評的單位學習評估申報的經驗,為評估申報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
(二)精心梳理是等級評估申報的工作重點。省民政廳2013年社會組織評估通知中的評估指標,分基礎條件、內部治理、工作績效和社會評價四個方面,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16個,三級指標58個,,四級指標115個,共計1000分。每個工作項目中又有若干個工作程序、工作步驟、工作環節等內容,有交叉也有重疊。該會將近三年的工作資料,按照上述四個方面進行分類,對照評估指標,逐項逐條地認真梳理,清晰明了地列示出來,采取教材編輯的方法,按章、節、目、條的順序進行細化分類,編輯出參評資料目錄清單,為參評資料匯編搭建起總體框架,然后再根據需要進行調整。經過精心梳理,認真研究,反復調整,最終編成59頁、近2千條目的《湖北省會計學會申報全省性學術類社團資料匯編總目錄》,既方便了參評資料匯編,又讓檢查組的專家們一目了然,查找方便。
(三)自測自評是評估申報的重要環節。工作資料梳理好后,對照評估申報表所列193項分數指標,按照申報材料目錄順序,逐條開展自測自評,逐項核實,查遺補漏。凡符合指標要求的,按指標分數記分:按評估指標欠缺的資料,再查找資料將其補齊;把學會分年制定的規章制度集中起來,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把各分會和單位會員對外交流的資料匯集起來,形成整體資料。通過自測自評,發現不足,及時補充完善。
(四)全面總結,形成綜合匯報材料。在收集、整理評估資料的基礎上,對該會的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形成了綜合匯報材料。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況:本屆理事會產生時間,領導機構、常務理事會和理事會的組成,分支機構和單位會員;該會屬省財政廳主管,但按“管辦分離”原則,工作人員、辦公場所、財務資產全部獨立。第二部分是工作情況,介紹近三年的主要工作。主要是“屆”有規劃,年有計劃、有重點、有亮點、有創新。一是積極開展會計理論研究。每年組織會計課題研究、召開會計學術研討會、開展優秀論文評選,還有國際性的學術交流,辦有《財會通訊》和《會計動態》,理論研究活躍,成果顯著。二是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會員活動。承辦全國、全省性的會計知識競賽,經常開展科普、公益活動,創意新、影響大。三是積極開展會計人才培訓,管理規范,保證質量。四是學會管理規范,機構健全,制度完善,運轉高效。每年對各分會、單位會員的工作實行量化評分考核、評先表彰,調動積極性。五是財務管理嚴格,有制度、有預算、有決算、有審計。發揮了推進理論創新、理論引導作用,發揮了智力支持、參謀助手作用,發揮了聯系廣大知識分子的橋梁紐帶作用。
(五)嚴格要求,整理、裝訂評估材料。該會按評估管理辦法的要求,將收集整理的評估資料,按照資料匯編總目錄的順序,分門別類裝訂成冊,共計42冊,其中:正冊34冊(基礎條件1、內部治理8、工作績效24、社會評價1),附錄8冊,共計近千萬字。為了匯報、核查方便,該會將綜合匯報材料做成PPT演示稿,讓評估核查組在實地考察時,一目了然。
三、以評估為契機。進一步規范學會管理,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
該會被評為5A級社會組織,是對前段工作的總結。是發展的階段性成果,也是規范管理的新起點。該會現有14個會計分會、45個單位會員(17個市州會計學會、5個行業會計學會、23個獨立單位會員)。會計分會和單位會員是省會計學會的組成部分,是會計學會的基礎,其各項工作要靠分會和單位會員去落實。因此,分會和單位會員的建設非常重要。該會不僅自己要管理規范,而且要引導會計分會、單位會員都規范管理,才能上下一致,全省一盤棋。為此,該會進一步抓緊分會和單位會員的兩項建設工作:
一是規范會計分會管理。會計分會是該會的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但要求和該會一樣。該會被評為5A級社會組織后,立即在長江水利委員會會計分會召開了會計分會工作會暨現場會,目的是樹立一個會計分會建設的樣板,進一步規范會計分會的管理,提高學會整體工作水平和服務能力。會上,長江委會計分會介紹了近幾年的工作情況,組織參觀了長江委分會的工作業績、管理制度、理論研討、專項課題、榮譽證書等資料。與會人員一致認為長江委會計分會業績突出、制度健全、管理規范,表示要按照省會計學會的要求,對照長江委分會的做法,做好自己的工作。省財政廳副巡視員李佐祥、省會計學會會長高文嬌在會上講話,強調各會計分會要與省會計學會保持一致,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定》,按5A級社會組織標準、條件規范自己的行為,共同努力把會計學會建設得更好。
二是宣傳動員各市州會計學會積極參評。今年5月29日,該會在黃石市召開了“全省地方會計學會工作會議”,主題是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推進會計學會管理創新。這次工作會也是一次現場會,同時也是一次評估宣傳動員會。目的是希望借此樹立一個市級會計學會建設的樣板,推動市、州會計學會的建設,提高市州會計學會的工作水平和服務能力。黃石市會計學會介紹了該會參評5A級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的經驗,荊州、襄陽、十堰、武漢、宜昌市會計學會分別交流了學習貫徹《決定》,謀劃會計學會創新發展的情況。各地會計學會紛紛表態,要認真貫徹落實《決定》,抓住發展機遇,堅持“以評估促改革、以評估促建設、以評估促管理、以評估促發展”,做好參評工作,創新發展全省會計學會。
隨著財稅改革、社會組織改革、政府職能轉變、經濟轉型等一系列改革開放措施正在逐步深入,這一系列改革必將引發會計改革的深入發展,對于會計學會來說,既面臨艱巨的任務,又是難得的發展機遇。該會緊跟以習近平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努力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決策,在省財政廳、省民政廳的領導和省社會組織總會的指導下,抓住發展機遇,規范學會管理,發揚成績,再接再厲,把各項工作做好,為把湖北建成會計強省、為湖北的財政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