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他們是7個快樂的年輕人:來自不同專業,擁有各自的夢想,通常熱愛制作,精通專業知識,樂于協作分享,每個人都享受著圓夢帶來的快樂,并愿意將這快樂與人分享。他們是懂得感恩的年輕人:將挫折、奮斗、淚水、歡笑揉合,在執著中尋找希望,把暢想轉變為現實。他們是全國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金牌選手,是蘇州職業教育師生“中國夢”勵志演講團的成員,他們用各自親身的經歷和真誠的感悟為菁菁校園的師生們開啟了青春追夢的航程。
蘇州職業教育師生“中國夢”勵志演講團
2013年11月,蘇州市教育局、蘇州市職教學會德育工作委員會精心挑選了一批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牌選手,成立“蘇州市職業教育師生選手演講團”。自2014年3月—5月,“我的中國夢——奮斗的青春最精彩”主題演講活動在蘇州市各個職業學校巡回開展。首批選拔的7位職校師生以他們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個人與夢想同成長、小夢聚合“中國夢”的人生感悟。
一、成功的法則
杜官朗是師生演講團中惟一的一位老師,來自江蘇省昆山第一中等專業學校。別看他模樣年輕,淺淺的微笑總是掛在大男孩兒般的臉上,不到三十歲的他已是中國烹飪名師,在全國、省、市各級技能競賽中多次獲獎并指導學生獲獎。一身潔白挺刮的工作服,詮釋著杜老師內斂、堅守和對完美的追求。將一盒幾乎不具可塑性的內脂豆腐切成豆腐絲,在他手中駕輕就熟,6分鐘毫無延誤;切文思豆腐,每天10盒,從開始訓練到比賽結束切了五百多盒的總量;青椒肉絲這道菜,每天要炒五遍,炒完進行總結,改進,以此類推一直炒到第五遍,從開始訓練到比賽結束切了一百多斤的肉絲,拿刀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繭……長路未盡,然而成功的夢想并非遙不可及,小杜老師用他的經歷與成績告訴我們——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做!
二、隱形的信念
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李洋同學講述了身為一名職校學子不懈追尋夢想春天的過程。從無緣2012年全國技能大賽到滿懷信心地實現2013年全國技能大賽的金牌夢,其間酸甜苦辣,唯有經歷者自知:繁重、枯燥、無味的集訓任務,讓沒有吃過什么苦的少年幾近卻步,甚至產生了放棄參賽的想法,這種想法直接影響到他的訓練,表現為焦躁、不安的狀態……幸運的是他有一位非常好的教練,一位專業過硬,擅長關注選手情緒變化的好老師,每天聊天似的心理疏導,老師的一個問題:“是什么支持著你走到了現在?”瞬間讓他清晰了自己的選擇。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夢想與伴隨而至的成功或遺憾,于李洋而言,集訓不就是為了能夠順利地參加全國大賽,彌補與2012年國賽失之交臂的遺憾嗎?在接近夢想的時刻,一定要昂首挺胸繼續大步向前。李洋以他追夢的過程告訴我們——不管境遇如何,伴隨夢想追尋的是從未改變的信念!
三、尋美的旅程
粉墻黛瓦、小橋流水,古寺梵音、雨巷轉角,繁華都市、熙來人往……美麗的園林城市蘇州,吳儂軟語吟唱千年。千年文脈,千年美麗該如何代代相傳?一次偶然的游園經歷,一句無心的贊美,蘇州“小娘魚”踏上了導游夢的旅程,夢想著長大成為了一名導游,可以自豪的介紹她的家鄉、她的祖國。她就是來自蘇州旅游與財經高職校旅游管理系的陸園園同學。堅守夢想的路,在繁重的專業學業之外,她堅持學習唱歌、練習跳舞,嘗試著把寬大的校服穿出不一樣的感覺;她漸漸讀懂了隱含在美麗蘇州山水、園林、街巷、工藝、民俗中的優秀而深厚的文化底蘊,越來越熱愛可愛的家鄉,在江蘇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導游項目中她的講述成功地將傳統姑蘇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新蘇州形象深深帶入評委的內心。這段尋美的旅程告訴我們——夢想來自內心的美,家鄉的美,中國的美,這些美勾勒出‘中國夢’的生動輪廓。
四、飛翔的歌聲
這是演講活動進行中讓所有表演和觀看演出的師生為之驚嘆更為之振奮的場景:昆山第一中等專業學校的李志賢同學,他在演講活動現場引吭高歌,一曲《黑龍江岸邊潔白的玫瑰花》,讓夢想展翅飛翔,動人的歌聲讓現場每一位觀眾為之折服。嘖嘖稱奇的不僅是他的歌聲,還有他接下來與眾不同的人生軌跡: 他是烹飪專業的學生,卻喜歡音樂,吹長笛、彈鋼琴、歌唱無所不能,在2013年江蘇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上,他一不小心獲得了聲樂演唱一等獎,他可能是“廚師”中唱歌最好的。歌聲為他帶來了幸運,2014年,他被南京藝術學院特招為聲樂系本科生。專業領域并不是我們發展的局限領地,更為寬廣的是我們內心涌動的夢想。李志賢的勵志故事會催生我們向前的動力——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何其幸運,只要執著地朝著夢想前進,總有遼闊的天地任你展翅飛翔!
五、蛻變的哲學
從一個“縫紉女工”到“一名服裝設計師”,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學生王爭妍同學用《職校也能讓夢想起航》向我們講述了2010級服裝專業學姐趙艷芳的蛻變哲學。中考失利,她和一群同樣因此進入職校的學生經歷著相同的陣痛,那是一段艱難的時光,沒有憧憬,心如一潭死水,春風也吹不起半點漣漪。然而,班主任的鼓勵重新點燃了她的夢想,從對服裝專業的一無所知,到慢慢地對服裝設計產生興趣,再到成為這一專業的佼佼者,并代表學校去參加技能比賽,她的夢想有了希望。當她多次在蘇州市和江蘇省技能大賽中獲得一、二等獎時,她的夢想起飛了。在2012年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她載譽而歸,校門前手捧鮮花的留影,清新如蘭的姑娘露出燦爛的微笑,她完成了人生一次絕美的轉身,幸運也同期登臨,2013年8月她免試進入江蘇理工學院服裝設計學院本科學習。從失敗到成功,微妙的蛻變契機向我們道明——失敗并不可怕,關鍵是你從中能學到什么。
六、磨礪的青春
一把銼刀握在手里,鐵屑不斷的飄落在地上,頭上的汗水順著臉頰滴落;有時候為了把一個軸承裝配得更完美,反復拆裝一整天,錘子不斷地敲擊,手掌里磨出了血泡,慢慢的血泡變成了老繭。這是霍凱磊成為常熟中等專業學校技能競賽學員后最為平常的畫面。因為機械裝配是機器制造和修理的重要環節,即使是全部合格的零件,如果裝配不當,往往也不能形成質量合格的產品。所以他總是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配合和連接機械零件或部件,周而復始,也磨礪著自己的青春。成功的參路從來不是平坦的,在經歷2011年國賽的失利,走出灰心甚至自我否定的低潮后,他成功翻越了人生接踵而至的下一個夢想高山:2013年的國賽賽場,比賽設備零件嚴重的損壞根本無法繼續裝配的情形下,他沉著冷靜,開始自己動手修理起比賽設備……就這樣,7個半小時的比賽有驚無險,霍凱磊最終取得了全國技能大賽機械裝配項目的金牌,圓了他的國賽金牌夢。他的青春向我們訴說這樣的真諦——青春不需要沒有夢想與失敗的蒼白,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來的青春才是堅實的人生!
七、夢想的實現
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蔡智輝同學是一個滿懷汽車夢的陽光男孩兒。他在2013年市賽、省賽和國賽上一路斬獲“汽車維修基本技能”項目中職組一等獎。站在國賽領獎臺上的那一刻,他知道,夢想實現了。然而這名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學生并沒有自滿,賽事結束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更加努力地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地發現、改進和提高!年輕的他明白,過去的成績不能代表未來。他對自己有著更高、更多的期許。因為技能大賽的出色成績,他將進一步實現自己的大學夢!他真切地體會到,比擁有夢想更幸福的是實現夢想。面對臺下一雙雙追夢的眼睛,他真誠地呼吁——做夢想的實現家吧,讓每一次實現引領我們發現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蘇州市職業教育“我的中國夢——奮斗的青春最精彩”主題巡回演講已相繼在蘇州市區、常熟、張家港、昆山成功開展,7名師生追夢、圓夢的現實經歷,點燃了更多職校生人生的希望,榜樣的力量讓職校校園迸發出激情的火焰,匯聚起青春的正能量。讓夢想揚起我們青春的風帆,朝著“中國夢”引領的方向,一路乘風破浪。
活動仍在繼續,夢想沒有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