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學習雷鋒日。下午四時,江蘇科技大學學術報告廳內莊重而熱烈地舉行了“解讀新時代雷鋒精神暨‘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先進個人表彰活動”。出席活動的領導有鎮江市潤州區見義勇為基金會理事長趙道本、秘書長翟小喜,鎮江市公安局潤州分局政委王愛民、政治處主任姜亞東,學校分管學生工作校領導夏紀林、黨辦校辦主任張堅強、學生工作處處長潘錦全、團委書記胡愛祥、宣傳部副部長劉劍、學生處副處長李明睿以及各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領導。
播放一段《時代偶像:雷鋒》的視頻短片之后,主持人李程遠的精彩講解讓大家深深陷入追憶與思考。為什么總是“雷鋒”?這兩個字魅力何在?因為雷鋒的仁愛直指人心最柔軟處。其實,我們的生活從不缺少雷鋒,缺少的是發現雷鋒的眼睛。曾記否,學校景榮春老師一輩子嘔心瀝血,一輩子教書育人。作為一位普通的大學教授,他一輩子只做了這一件事,但他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學校數理學院2006級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學生何曉進,體育學院2009級社會體育專業學生陶鑫見義勇為,勇救落水群眾。這些早已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人和事不正是雷鋒精神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再現嗎?而就在近日,三位大一學子伸出援手關心救助江邊欲輕生女子,國防生志愿者熱情幫助進錯站旅客,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卻一次次觸及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柔軟。在“學習雷鋒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再次彰顯身邊的“雷鋒”,就是為了尋找一種逐漸被人遺忘的溫暖,因為找到“雷鋒”,人心不再冰涼。
學校優秀輔導員翟純純老師、國防學院黨委副書記楊建超老師分別從自己的切身感受為大家解讀了自己對雷鋒精神的理解。學生處處長潘錦全、鎮江市潤州區見義勇為基金會理事長趙道本先生分別宣讀了對王沖、王愛林、呂琦、陳曉杰四位同學的表彰決定,校領導夏紀林、鎮江市潤州區見義勇為基金會、鎮江市公安局潤州分局的領導為受到表彰的同學一一頒發獎狀和獎金。
校領導夏紀林指出,雖然時代在變遷,但是雷鋒精神作為一面旗幟、一根標桿,人們對雷鋒精神的認同和呼喚從來不曾消退。作為大學生,我們應當與雷鋒精神同行,爭做時代的行動者。她號召廣大同學,學習雷鋒其實不需要等候時機,只需要同學們能夠把心底的善良和愛心釋放;學習雷鋒不需要刻意展示,只需要同學們把誠信、友愛、敬業、進取等信條堅守。
鎮江市公安局潤州分局政委王愛民先生也對學校見義勇為的三名同學表示了充分的褒揚,并希望他們這種精神不斷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