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廣東佛山市首批48名青年民營企業家結束了為期半年的國企掛職生涯,恢復了“自由生活”。這批人是2013年11月底,佛山市委組織部從100名報名者中挑選的48名、分配到36家國企掛職的青年民營企業家。48人中超過一半是70后和80后的“富二代”,其余的是年紀相仿的“創一代”。消息一出,引來無數質疑。有人說:市場上的事不讓市場來辦,地方政府這心操得太過了!地方政府操心民企接班人有何必要?也有人質疑:民企“富二代”掛職國企,成效如何?
作為制造業名城,佛山的民營經濟產值超過4000億元,占全市GDP的60%。在此背景下,民營企業的繼承與壯大怎能不牽動著政府的神經呢?佛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劉元新說:“佛山民營企業已進入新老交替的關鍵時期。”是的,第一代創業者都在60歲上下的年紀,身體好的,還在經營第一線,但也深感力不從心,智不從心。畢竟時代變化太快,僅憑“拼”很難繼續贏下去;身體不好的,挑不動肩膀上的重擔了,必須放下來。
“富二代”的接班意識如何?順德中小企業促進會的會長尹育航說:“‘富二代’接班的意識不太強烈。全國‘富二代’有接班意愿的在40%左右,順德中小企業‘富二代’愿意接班的在五成左右,加上在家族壓力下無奈接班的,最終能接班的也不過60%~70%。”生于1990年的黎柏維現在是廣東斯靈通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酷愛修車,但家族事業讓他將個人愛好暫時放到一邊。他說:“如果不是回國繼承家族事業,我現在仍是加拿大渥太華市的一家車行的老板。”34歲的馮志軍現在是佛山市廣南瀝青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在國外生活學習了10年。他說:
“我是在老爸的強烈要求下回國的。剛回國時很不適應,見了領導也不會打招呼。身為董事長的父親說,像你這樣,根本沒法在國內市場立足。”佛山市委組織部的一位官員說,組織部對“富二代”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境外人士占21.6%,無黨派人士高達77.4%。他說:“‘富二代’普遍存在信仰缺失、使命感弱、移民傾向強等問題,如不加強教育,資本與人才極易流失到國外,難以企望他們擔當起重要的社會責任。所以,佛山市委組織部確定了800多家黨建重點民營企業,計劃在三年內重點培養500名青年企業家。”
無疑,當地政府的手伸長了,心操大了。這不是本文論及的重點,竊以為,從這一新聞事實入手,談一談“富二代”到底應該接什么班,怎樣才能接好班……可能更有現實意義。
一、“富二代”面臨全新的時代,創業、接班方式因人而異。
“富一代”創業時,從大環境上說,國家的政策還不是太開放、太健全、太明確,政策約束性很強;從微觀的小環境上說,百姓的生活很苦,過得非常艱難,很多地方的百姓還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那些“窮則思變”的第一代創業者幾乎是一路血拼殺將出來的,用一句不太恰當的話來說,大部分人都有一部心酸史,積累的財富大都有一股血腥味。心酸——在宏觀政策的狹小空間里尋求財富不容易;“血腥味”——當時為了掙錢,免不了有違規甚至違法的成分在里面,按現在的話說就是“原罪”。
“富二代”與現在的創業者和“富一代”所面臨的時代背景截然不同,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法:“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進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總的來說,政策約束少了,創業環境寬松了,創業門路多了。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你有多大志向,你有多大本事,可以盡情地釋放。成才的道路千萬條,在接班家族事業這件事上,不宜操之過急,更不能強行為之,“富一代”在做決定之前,更應該聽聽下一輩的想法。
二、“富二代”怎樣“接班”更有效。
1.尊重興趣。
“興趣”是什么?就是自己的愛好。古人講,“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這里的“志趣”按照我們一貫的說法就是“志向和興趣”。無數的事實也證明,干有興趣的事業,雖身體有累而心里不累,做起來才能一心一意,不至于心不在焉,否則,智慧之光不會閃現。比如,前文提到的黎柏維,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如果不是回國繼承家族事業,我現在仍是加拿大渥太華市的一家車行老板。”暫不說黎柏維放棄自己的愛好回國繼承家業是否是明智的選擇,在這個彰顯個性、追求精彩的年代,放棄了可能大有發展前途的愛好,于他是不是一個遺憾?再說,家族事業所涉及的行業與他的所學、所長是否相符?他日后是否會因“水土不服”而產生厭倦呢?
放在幾十年前,黎柏維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因為,那個年代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生存是第一位,一切個人愛好或興趣都得暫時放到一邊。如今不同了,興趣可以名正言順地提到創業的首選計劃上來了。
2.學習“富一代”的優良傳統,而不是依賴單純的物質基礎或家業。
“創一代”或“富一代”能夠獲得成功,肯定有其過人之處,在個人品質上,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比如吃大苦耐大勞、不挑肥揀瘦、有錢就掙、省吃儉用等,這些品質是千金不易的“傳家寶”,“創二代”、“富二代”要接過這“傳家寶”傳下去。
“富一代”在考慮讓下一輩接班家族事業前,要有意識地把自己身上的這些優良品質和傳統傳給他們,讓自己的“血”流在他們的血管里。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講,這比他們接班家族事業更為重要,或者說,這也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接班”。
但是,“創一代”或“富一代”身上的壞毛病就不值得學習或繼承。比如他們不講成本、不講法律及道德的粗放性經營與管理;再比如他們的土豪心理與土豪作風……新華社消息,廣西一富商好吃虎肉,收購宰殺老虎十余只,觸犯了法律,已于6月5日被廣西欽州市欽北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再據新華社消息,在5月23日晚中山的一場婚禮上,新娘全身穿戴了重達幾十斤的黃金配飾,被稱為“中山黃金新娘子”,其父乃原集體企業總經理。這樣的“炫富”不僅有違社會正風,也破壞了長久以來保持的民俗傳統,為人們所不齒。這樣的“土老帽”習氣,千萬學不得,更不能繼承。要學著“富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