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丁小云的作家在網上發(fā)了一條.微博:“親愛的丁小云:你的作品《論文藝女青年如何培養(yǎng)女王氣場》(定價1.99元)、《7天治愈拖延癥》(定價5.00元)正在豆瓣閱讀出售。從1月1曰到1月31日,作品總共銷售8272份,共計銷售收入為29118.33元……”
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條微博竟意外地火了。沒想到寫作也可以這么賺錢。
很長一段時間里,丁小云郁郁不得志。他曾發(fā)奮寫過很多文章,投了很多家報紙雜志,可是大多都石沉大海,好不容易發(fā)了幾篇稿子,可是稿費少得可憐,根本沒辦法靠寫作養(yǎng)活自己,全靠著親戚朋友的接濟和幫助,才得以熬過那經常三餐不繼、內心孤獨寂寞的日子。
那段時間,他的內心很煎熬很迷茫。這種糟糕的感覺逼迫他思考:我要寫作,這是我的興趣,我能寫出好看又好玩的東西;我還要靠寫作獲得豐厚的收入,保持經濟獨立,過上體面的生活。可是目前我還只是個非常普通的寫作者,沒有名氣,沒有非常暢銷的作品。
在傳統(tǒng)的紙媒,只有超級暢銷書的作者才能獲得高額的版稅。大多數作家,出一本書,也就掙二三萬元錢。在現在的電子閱讀市場,目前最成功的起點中文網,寫手也是以每干字僅2~5分錢的價格辛苦碼字,成功走上金字塔尖的鳳毛麟角。
就在丁小云苦苦思索找不到方法的時候,豆瓣讀書推出了豆瓣閱讀。作為豆瓣讀書的鐵桿粉絲,這立刻引起了他的關注。他發(fā)現這是一個付費式的電子閱讀平臺,個人作者可以在豆瓣上直接發(fā)布作品。內容領域不限,惟一要求是優(yōu)秀。開售后,作者可以直接從作品銷售中獲得分成。他敏感地察覺到這或許是一個機會。他將當時正在整理的書稿中的一章《論文藝女青年如何培養(yǎng)女王氣場》發(fā)到了豆瓣閱讀。隨后不久他又上架了自己用兩年多時間完成的完整書稿《7天治愈拖延癥》。剛開始作品并沒有引起多大反響。在成千上萬的網絡寫作者中,他還是那“沉默的大多數”。
他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吸引讀者的注意。書雖然寫得好看好玩,可是如果不營銷,讀者怎么可能知道?與大多數文藝青年不同,他認為搞營銷并不可恥,因為他早就發(fā)現很多文學大師和藝術大師都是極具頭腦的營銷大師。比如:毛姆,他是無數文藝青年心目中的文學大師,只是當初他寫完一部長篇小說之后,也曾因為銷量不好而頭疼不已,后來他靈機一動,花很少的錢在報紙上登了一則簡短的征婚廣告,在廣告里他說自己是一個很有教養(yǎng)的百萬富翁,想跟一個就像毛姆某部小說的女主人公那樣的女子結婚。結果毛姆的那部小說一下就成了暢銷書。
丁小云摸索過很多方法,慢慢他發(fā)現通過在網上大量贈書約評論這種形式能很快吸引讀者的注意。他在豆瓣讀書上發(fā)布消息:廣大讀者在線閱讀他的兩部作品并各發(fā)表一篇評論即可免費獲得這兩部作品的紙質書。這條消息迅速吸引來了大批好奇的讀者。很多人讀了他的大作并跟帖評論,有些只是三兩句,有些認真讀過的讀者洋洋灑灑寫了很多非常中肯的評論。他信守承諾,凡評論者都收到了他的紙質書。
他也認真對待讀者的評論,不論褒貶都一一仔細看過,并及時和讀者進行互動,從他們那里獲得了很多很有價值的意見和批評。從讀者的這些反饋里,他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寫作水平日有進益。
除了大量贈書約評論,他還利用微博搞有獎轉發(fā)。微博是最近這幾年興起的具有超高人氣的社交平臺,很多人因為在微博上發(fā)幾句話或幾張圖片而迅速走紅。豆瓣讀書相對來說還是個受眾群體比較小的圈子,利用微博傳播自己的作品豈不是更好?他決定一試。他開通了微博,并發(fā)消息稱凡是在豆瓣讀書上讀過他的兩部作品并在微博上轉發(fā)的讀者均有機會獲得他送出的獎品。獎品事先不告知,但肯定是意外的驚喜。這又一次吸引了讀者們的關注。大家紛紛去讀他的作品并在自己的微博中轉發(fā),這讓他的兩本書的影響力又一次擴大了許多。為此他曾贈送給讀者價值3000多元的萬寶龍筆,還贈出過一個kindle5,另外還有很多正版唱片。
這些營銷創(chuàng)意取得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越來越多的讀者加入了豆瓣讀書,愿意付費閱讀他的作品。如今他的作品已經是非虛構類作品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銷售收入還在不斷增長。
最近,他的又一部新書《少吃一塊糖,最好的大學任你上!》又成功上架了,有了前兩本書取得的成功經驗,這本書一上市立馬引來大批讀者的圍觀。
取得這么令人艷羨的成績,他并不滿足,還在積極尋找更多更有效的營銷創(chuàng)意。同時他也希望更多的同行加入進來,宣傳自己的作品,自己做自己的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