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麗鋒的老家在浙江遂昌縣的一個貧困小山村,16歲那年,他被招到寧波市鎮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設備制造車間做電焊臨時工。一開始,師傅方平很后悔收了這個小徒弟,說他:“人木,又瘦,力氣小,焊槍都拿不穩,同樣的基礎焊接技術,別人教一次就會了,教了他三次,他還是懵懵懂懂的。”
范麗鋒的心里很難受,有幾次躲著大哭。他回憶說:“雖然師傅說我笨,但他是刀子嘴豆腐心,他見我年紀小,夏天就安排我在室內干活,那樣會涼快些。”
焊工有個最基礎的技術練習,是把兩塊鋼板焊接起來,其他人基本都是一次合格,但范麗鋒焊接的鋼板卻一次次被師傅退了回來。他不服氣找到師傅理論:“明明已經焊牢了,怎么就不行?”師傅指著他的“產品”說:“表面凹凸不平,里面還進很多氣泡。我們做的是石化壓力容器,壓力一大,就容易爆炸,如果這是出廠產品,后果不堪設想。”
于是范麗鋒找來很多廢舊的鐵板,一遍遍地練。隨著練習的增多,他焊的鋼板接縫也平整光滑了。
整整兩年的時間,除了春節,他沒回過家,沒休過一個雙休日,所有的空閑時間全用在了學習上。兩年刻苦鉆研練習終于有了收獲,方師傅也欣喜地發現,往日笨手笨腳的小徒弟,不僅趕上了大家,力氣也變得大了。
范麗鋒利用周末自學焊接理論知識,先是拿到了大專文憑,又報考了寧波大學焊接本科班。他說:“我理論基礎差,多學學總是有好處的。現在的企業都朝著自動化方向發展,如果一線工人適應不了新技術,總有一天會被淘汰的。”
勤學苦練加上理論知識的不斷充實,范麗鋒的技術越來越精湛,成為了公司電焊工中的佼佼者。公司承攬了美國的一個業務,產品執行美國壓力容器標準,而在全公司100多名焊工中,只有范麗鋒一人能做。究竟這活有多難?具體說,焊接一個20米高、直徑5米的壓力容器罐,外觀焊縫誤差必須控制在0.5毫米以內。最關鍵的是,必須一次完成,不能打磨再加工。范麗鋒做到了。
范麗鋒過硬的技術讓他贏得了浙江省2013年企業崗位大練兵技能大比武(焊工賽區)第一名,不僅拿到了省政府頒發的8萬元獎金,還被授予“浙江省首席技師”和省“五一勞動獎章”的榮譽稱號。
從“最笨臨時工”到“省首席技師”,范麗鋒感慨道:“首先,心態要好。承認自己笨,這沒什么大不了的。越笨,越要笨鳥先飛,別人休息,你練習。別人放假,你抓緊練功;其次,要從小事做起,特別是學技術。別老想著要學什么核心技術,多替比你技術好的人打下手,多出力氣,總會有收獲,師傅也更愿意把真本事傳授給你;另外,.還要多用心,多比較,想想自己比別人差在哪里,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最終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