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職教育的過程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教學資源和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對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優勢和不足做了分析,希望能更好地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教育;建筑給排水工程;多媒體應用;思索
多媒體在建筑給排水工程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擴展了教學空間,提高了教學效率,緩和了現有教學資源供需之間的矛盾,保證了教學質量的提高,符合現代教育發展中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
1 多媒體技術對建筑給排水工程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
教學不單是書本知識的傳授,還包括學生智力的開發、思維能力的培訓、實踐能力的提高。多媒體教學是根據信息傳播理論和教學過程的規律而設計、實施、評價教育過程的系統方法,它通過形聲媒體、軟件的運用和調控貫穿教學的全過程,這種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正是多媒體價值的關鍵所在,即“好看”,又“好用”。這種“好用”的特性,實現了從傳統灌輸式教學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情景式教學的轉變,促進了學教交流,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存儲大量信息,并可按不同的信息分類建立多媒體教學素材庫,它為課程建設以及課程資源庫的建設提供了依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電子教室又是一個實驗室、語音室、資料室和圖書館。課堂教學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就可以快捷檢索信息,將大量多媒體教學素材集中展示到屏幕,使學生共享上述所有資源,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效率。
2 多媒體在建筑給排水工程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多媒體教學中,主要存在多媒體教學資源浪費、使用中形式主義嚴重、教學互動不夠和課件質量不高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削弱多媒體教學的效果。
(1)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存在資源浪費、形式主義的現象。多媒體具有綜合運用多種媒體功能的能力,實現了信息載體的多元化,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只有根據它自身的特點制作出課件并合理地應用到教學中去,才能談得上是多媒體的應用,而在實際教學中,只把它當作單一媒體使用,難以充分發揮其巨大功能,與其它媒體在教學效果上相比也只是量的變化,而沒有質的提高,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提高教學效率的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傳統的教學手段。但是,如果從頭至尾都用多媒體教學,忽視了其它常規媒體的作用。甚至用多媒體替代黑板與掛圖。在教學實際中,如果備課時沒有經過周密的考慮、精心的設計,只是盲目的使用,這樣,不但起不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的作用,反而會造成教學目的與手段脫節,達不到預期效果。
(2)多媒體課堂教學中存在教學互動不夠的現象。多媒體課堂的整個授課過程,師生雙向交流少,親和力不強。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埋頭于電腦屏幕表演課件,與學生進行正面交流時間有限,既缺乏對課堂的有效監控,也無法準確了解學生對所講授內容的反映,加上在課件演示過程中,屏幕影像、文字接踵而至,學生也無法承受。這種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果。
(3)多媒體課件質量水平偏低。現在多媒體教學中,大都是教師自己制作的,這樣最大的好處在于可以使課件設計完全符合授課者的教學思路。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制作一個課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需要熟練掌握多種軟件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加工、組合、儲存和運用,但是,由于教師的計算機使用技術水平有限,加上課件制作中相關素材搜集不可能在短時間里完成,使得很多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質量不高,從而制約了多媒體課堂教學在質量上的突破。
3 如何改進建筑給排水工程多媒體課堂教學
要使多媒體在建筑給排水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能夠發揮更好效果,形成規模和整體優勢,真正擔負起承前啟后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的重任,就必須針對當前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努力為多媒體教學改革尋找創新點和突破口。
(1)要真正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任何其它教學手段和工具所無法替代的。在多媒體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不但不能削弱,而且還應進一步加強。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適時調整教案,恰當的、精要的講解,有條理的、必要的板書,及時的操作示范等,是計算機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因此,一放到底的多媒體課件,是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的。教學中,教師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講解來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這種方式對學生心理所產生的正面影響,是任何形式的媒體所不能達到的。因此,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走動,盡量多地關注學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變化,用體態語言、面部表情及口頭提示等方式與學生交流教學信息,活躍課堂氣氛。
(2)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受時間的限制,向學生傳授的知識和信息非常有限,也難以準確判斷教學的效果。通過其它教學資源,例如建設課程網站,能按照教學計劃自由選擇和增補學習內容,學生在課余接受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的文字、圖形、視頻和音頻等媒體信息,視覺和聽覺功能同時發揮作用,在輕松愉快的情感體驗中、在情感與思維交融中和諧自然地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實踐循環往復,實現認識的不斷飛躍,實現消化吸收知識的目的。
(3)要優化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優化課堂教學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聯想思維,使學習者能利用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到的新知識,進而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而且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問題情境中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既要能引導問題的討論,又能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并對錯誤概念及時更正,同時盡可能滿足學生的求知需求,在師生間形成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關系,使學生產生滿意、愉快、合作、互動和互助等積極的情感狀態,促進師生間的感情交流和信息傳遞,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4)要多種教學手段有機融合。在教學活動中,融合體現個性風格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可使教學生動活潑,富有特色。要防止教學思路被多媒體所左右,自己好的教學風格被計算機演示的程序所湮沒,最終失去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如投影、幻燈的靜態展示和實景放大功能,教學模型的空間結構功能等,都有其良好的教學效果,有的甚至是計算機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在課堂教學中,一些微觀、抽象、機理復雜,難以重復,實驗難度高,成本大,個例罕見,難以實地、實景、實體操作訓練和無法示教的教學內容,可以運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而一些推導,演算的教學內容,則較適合采用傳統的板書方式,學生才看得清楚和明白。所以,對于建筑給排水課程的多媒體教學,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把多媒體與其它常規媒體、傳統教學手段有機配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本文支持《建筑給排水工程》課程教學資源庫的開發與實踐項目,項目編號JG2012020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