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方案是水庫建設項目主體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開展水土保護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已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探討了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工作,并提出一些合理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水土保持;水利工程;防治措施;可持續發展
水庫的存在不僅能解決農田灌溉、人畜飲水、城鎮生活用水問題,還能補充鄉鎮企業工業用水,城鎮防洪。因此進行水庫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已成為當今重點課題。水土保持是解決目前水土流失、生態環境脆弱的唯一途徑。水土保持的實施,不僅可以合理地利用水土資源,提高土地的生產力,更有利于發揮水土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設施和基礎性行業,水土保持是水利工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水土保持可持續發展是現在水利工程中勢在必行的策略。
1 水土流失的現狀以及對水利的危害
目前調查表明,我國現有的水土流失面積共有356萬km2,這其中包括受水利侵蝕和受風力侵蝕的水土流失面積,另外還有水蝕與風蝕的交錯區。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水土流失的面積廣,總量大,在不同的地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問題,比如山區、丘陵區以及農村、城市等。水土流失導致的后果首先是枯水季節的水量減少,甚至會使水源枯竭,河道斷流,另外水土流失會使湖泊、水庫、河道等產生淤積、堵塞,蓄水量就會相應的減少,也使汛期水更多,易發生澇災;其次在水利工程中,由于水土流失,使表層土壤裸露,隨著水力的沖擊,許多泥沙就會順著地表徑流流向江河、塘庫,這樣的話,不僅會嚴重影響行洪能力,抬高江河的河床,造成水位上漲,還會減弱水庫的防洪能力,水庫的使用壽命大大減少,情況嚴重的話會致使漫壩、垮壩等災害的出現。
2 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
水土流失能夠影響水資源的利用,有十分嚴重的危害,可以說是我國最嚴重的環境問題。只有遏制水土流失才能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尤其在一些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相對較弱的地區,對水土的保持是改良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同時對于土地生產力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還能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水土保持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有利于減少洪澇災害的發生。水土保持能夠增加土壤的入滲量,一些水利工程所采取的措施對攔蓄徑流有重要作用,比如,梯田、水庫的建立,在汛期可以減弱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在少雨季節還可以補充徑流,使徑流的年際變化減少。②水土保持可以有效減少水土的流失量。很多水平梯田、小山塘以及排灌溝渠等設施的建設可以攔泥截沙,增加塘庫的蓄水能力,減少水庫、湖泊等的淤積,使水利工程的效益不斷得到提高。③水土保持可以有效減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同時也降低了其對水利工程的損壞程度。④水土保持可以保證水環境的質量。
3 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措施
3.1 從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入手
①要對可能會引起的水土流失做出初步的防治方案設計,科學地估算水利工程項目中的水土保持設施,水利工程中不管是點型工程還是線型工程,其中引起水土流失的源頭都是不可忽視的。②在水利工程項目進入初步設計時期,要細分和完善項目區的水土保持設施種類及規模,詳細分析水利工程規模中的項目人為擾動原地表,并制定出細致的規劃設計,同時針對項目區占用的耕地以及挖填方區,也要制定出妥善的水土保持設施設計。雖然水土保持的防治措施只是水利工程中的一個小部分,但是其成效卻是不容忽視的,正所謂“千里之提毀于蟻穴”,在初步規劃設計中水土保持的防治措施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3.2 監測、技術評估工作內容
水土保持監測是指從保護水土資源和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出發,運用多種手段,對水土流失的成因、數量、強度、影響范圍和后果等進行監視和測定的活動,其成果監測總結報告是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中必須提供的資料。監測單位結合工程建設和水土流失特點,一般采取全面調查和定位觀測相結合的方法,在工程全線布置調查監測點位,利用GPS定位儀、標桿、皮尺、照相機等工具對影響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水蝕量、植物覆蓋度林草生長情況、臨時堆土場及工程、植物防護措施等方面進行監測,并于行政驗收前提交監測總結報告,通過計算擾動土地治理率、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攔渣率、林草植被恢復率和林草覆蓋度等參數,對工程是否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是否滿足水土保持要求進行綜合評價。
3.3 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修復
在水土流失較輕的地區,要適當加大對當地居民的教育,讓他們從思想上提高對水土流失的危害的認識,可以通過轉變牧業生產的方式,減少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分索取,逐漸實現生態的自我恢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進一步減輕水土流失帶來的危害。
3.4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水土的保持
由于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有點狀和線狀之分,所以在采取防治措施時要因地制宜。在施工階段,水利工程項目中的回填區、開挖區等是需要工程措施與植物措施結合起來的,這兩種措施各有功能,把兩者結合成一個有機整體,可以有效地提高地面植被的覆蓋率,能夠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在挖方區,可以通過設置截流溝、排水溝的方式來防止水土流失。為了防止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蝕的發生可以設置擋土墻、抗滑樁等。在回填區,要對坡地地形進行整理,增加植被的覆蓋率,防止在施工階段發生風蝕、水蝕現象。在施工階段要注意對地表植被的保護,對施工產生的棄渣要集中堆放在棄渣場,對棄渣場和占用的耕地、林地要及時恢復好植被。在施工過程中,蓄水、引水等都有可能造成植被的破壞,這些都是在施工過程中容易被忽視的,這就需要施工人員要提高對植物的保護意識。
3.5 有關人員應積極配合監測、技術評估工作
按照《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管理辦法》、《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技術規程》等法律法規要求,建設項目應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和技術評估,其成果將是最終行政驗收的重要依據。針對該環節,項目法人應在開工之初即委托相應資質的監測、技術評估單位全過程介入水土保持建設管理,并積極配合現場和資料等工作。
4 結 語
水土保持是解決目前水土流失、生態環境脆弱的唯一途徑。水土保持可以保持或增加土壤的水滲量,比如一些水利工程中的梯田、水庫等可以有效地攔蓄徑流,在汛期還可以削弱洪峰,加強防洪的能力,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延長水利工程的壽命。水土保持還可以減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從而就降低了水利工程遭到破壞的幾率。水土保持的實施,不僅可以合理地利用水土資源,提高土地的生產力,更有利于發揮水土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設施和基礎性行業,水土保持是水利工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水土保持可持續發展是現在水利工程中勢在必行的策略。
參考文獻
[1]何樹廣,王德偉.論水土保持與水利可持續發展[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1,7.
[2]錢愛國;李海林;高榮.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水土保持.2012年第07期.
[3]盧曉剛,王新友.淺談水土保持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J].水利天地,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