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汕頭港廣澳港區防波堤工程扭王字塊預制初期,表觀質量不盡如人意。項目部技術人員經過多方努力,積極尋找各種產生缺陷因素,進行試驗、調試并采取相應治理方法,和生產中不斷總結、提高操作規范、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來消除或改善上述表面缺陷,有效地提高了扭王字塊的表觀質量。
關鍵詞:扭王字塊;通病;分析;治理
汕頭港廣澳港區防波堤工程扭王字塊投產以來,表觀質量不盡如人意。例如:缺邊掉角、砂斑、砂線、氣泡和爛腳等表面缺陷。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改善與摸索,有時克服一種缺陷,另一種缺陷又明顯的暴露出來。因此尋找各種產生缺陷因素,進行試驗、調試并采取相應治理方法,和生產中不斷總結、提高操作規范、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來消除或改善上述表面缺陷,提高扭王字塊的表觀質量。而且得到業主的肯定。
1 缺邊掉角
1.1 原 因
(1)拆模強度低,未達到5MPa的拆模強度就開始拆模。
(2)由于原設計模板內角很小,模板內側焊縫不平整。
(3)脫模時千斤頂頂離模板與構件的距離太小,而用撬棍平移模板時,前傾的幅度過大,使內模角頂在上肢腋部使其破損。
(4)吊模板時不小心碰撞構件,此時構件混凝土強度比較低,碰到哪里,哪里就被碰破損。
1.2 治理方法
(1)、因為混凝土終凝(終凝約為5h)后早期強度增長最快,每小時強度增長約為0.3~0.5MPa。應充分利用早期強度,在正常氣溫下(25℃)應滿足18h后才能拆模。若氣溫降低,應延長拆模時間。
(2)用經濟、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時,應盡量提高混凝土強度,消除降低混凝土強度的因素。拌和樓后倉上料砂和各種規格石子混雜,不能確保配合比的配料準確,而且還存在石子里的石粉、小顆粒過多等不利因素。砂細度模量偏小時應及時調整砂率,坍落度不能太大。不能因以上原因加水使水灰比增大而降低混凝土強度。此外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改用適宜的早期外加劑或延長拆模時間。
(3)對于模內角偏小的地方加焊扁鐵,作削角處理。打磨模內粗糙的地方,并定期清理模板內側,使其光滑平整,減小粘著力和摩擦力。
(4)脫模時用千斤頂盡量使模板頂離構件,打撬棍時幅度不能過大,不能使模板碰到構件。吊模板時要有人扶住垂直面,絕不能碰撞構件。
(5)應使用容易脫模,又不污染構件的脫模劑。
2 砂斑砂線
2.1 原 因
構件的腰部和下肢頂面有較大面積的砂斑砂線,構件上部的中間和小斜面有時也有砂線。(見圖2)
(1)混凝土第一次振搗后泌水率較小,產生類似“假凝”的現象。構件體積縮小時,豎向較小,橫向較大。加上止漿縫用的是高密度泡沫板,密封性能非常好,當混凝土收縮后,混凝土與模板之間就有個幾乎真空的“負壓腔”,為了達到壓力平衡,就會將混凝土拌和物中流動性大的水吸出來,水又將混凝土表面尚未有強度的水泥顆粒沖洗掉,這樣就形成了砂斑砂線。
(2)振搗完畢后頂面會有一些泌水,如果不排掉而積聚在上方,就可能沿模板與混凝土之間的縫隙流下去,形成砂線。
(3)負壓是吸水的條件,而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游離水太多,就給了吸水的機會。因此盡量減少混凝土中水的含量,也就會減少被吸水的可能。此外,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氣泡、空隙也容易集聚泌水,待有“負壓”這個條件時,就有可能被吸出來。空隙越大,集聚的水越多,能夠形成的砂斑砂線也就越嚴重。
2.2 治理方法
(1)經分析“負壓吸水”是形成砂斑砂線的主要原因,怎樣消除負壓,達到壓力平衡是個關鍵。先是在模板上開孔,但不斷有泌水流出來,被沖掉的水泥漿把孔堵塞,還是不能達到模板內外壓力平衡。后來通過局部實驗得出結論:凡松過螺絲的構件都不再有砂斑砂線。但這里要注意的是掌握好松螺絲的時間和松螺絲的度,也就是只能讓空氣通過,而不能讓水泥漿流出來,不然又會形成新的砂斑砂線。
(2)澆注完畢后,混凝土頂面的泌水要及時排除,或引流在一起排走。邊緣不能有積水,否則就可能在上部出現砂線。
(3)混凝土配合比盡量使用減水劑。坍落度應控制在便于施工的前提下盡可能小一點,振搗也要充分密實,不要給負壓提供吸水的機會。
3 氣 泡
3.1 原 因
下肢頂面和中肢頂面的斜面,越平緩的地方氣泡越多越大。上部及其他地方也偶有出現。(見圖3)出現氣泡的原因,總的來說是振搗不夠充分。此外,分層太厚、混凝土粘稠,氣泡也不容易排除來。主要還是存在于平緩的斜面,雖然不能徹底排除,但要設法盡量減少氣泡的數量和不要出現大氣泡。
3.2 治理方法
(1)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不能太小,太小時混凝土粘稠,不利于氣泡的逸出。目前石子里(尤其是16~31.5mm石)石粉含量太大,也會增加混凝土拌和物的粘稠性。砂偏細,細小顆粒多,因此應控制石粉含量,砂細度模量較小時要調整。砂率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控制在3~5cm為宜。
(2)根據構件高度(12t:h=2.51m24t:h=3.162m32t:h=3.48m)和形狀,分五~七層澆注,(見圖4)保證每層厚度不超過50cm。尤其澆注下肢和中肢斜面部分時,分層太厚,積聚在斜面的氣泡很不容易振出來。
(3)充分振搗,換用?準75振搗棒。
(4)盡量不用油性脫模劑。如用油性脫模劑也要經過稀釋,不然油涂得太厚,振搗時就會形成一個個小油泡殘存在混凝土表面。
4 爛 腳
4.1 原 因
為消除氣泡和防止出現爛腳,除了將振搗棒頭加大以增加振搗力外,又延長了振搗時間。加上底層的混凝土拌和物過厚,已達下肢的斜頂面,這樣不斷將模板往上頂,使模板“上浮”。鋼模板離開底模,n出現縫隙漏漿,操作人員以為是振搗不夠,又加強振搗,結果混凝土離析,砂漿從縫隙流出,剩下石子露出來,形成爛腳。(見圖5)
4.2 治理方法
(1)找出爛腳的主要原因是模板上浮。形成原因是拌和物在振搗時有一定的力度,等于是給模板與底模之間加“楔”。當它的力大于模板自重和混凝土與模板的摩擦力時(混凝土拌和物在振搗時的流動狀態下摩擦力很小),模板就會“上浮”。如果第一層混凝土的分層厚度不高出斜面的起點,(見圖4)然后將第一層混凝土充分振搗,避免產生蜂窩、麻面、氣泡。混凝土具有一定的“觸變性”,不再觸動或少觸動已振搗密實的混凝土,(混凝土與模板之間有一定的摩擦力),混凝土與模板會形成一個整體。當再澆注上一層時,就不容易使模板上浮,即使有少量上浮,底層的混凝土不被觸動,它不具有流動性,水泥漿也不會流失,就不會露出爛腳了。
(2)底模必須平整,模板與底模之間的止漿帶要嚴密。模板拼裝要在準備澆注的底模上進行。在不平整的地方拼裝好后再吊到底模上,就可能形成錯牙,和底部不平而導致漏漿,形成爛腳。
5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外觀質量在工程質量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高。只有既保證工程內在質量,又具有良好的外觀質量,我們才能贏得良好的聲譽,在今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本工程扭王字塊預制施工,無論是技術方案的優化還是現場組織實施均較成功,可以很好地指導今后的施工。
作者簡介:聶亮冰(1981-),男,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工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