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市場經濟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市政工程建設的投資和建設管理體制的不斷改革和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市政工程的項目管理有顯得更為重要。市政工程管理對于市政工程的質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只有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使得市政工程管理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和市場變化的需要。本文對于如何提高市政工程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個人意見,同時也論述了市政工程建設安全管理與質量管理方面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市政工程;質量管理;現狀;有效措施
1 引 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市政工程建設投資和管理體制也隨之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發展。但是如今的市政工程建設投資早已由最初單一的政府投資發展成為多發投資共同參與建設的新局面。市政工程的質量管理也從以施工單位自控為主逐漸趨向于由政府監督、社會監理和企業控制相結合而成的更加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但在此之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鑒于市政工程管理對市政工程質量的決定作用,提高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其實就是提高對市政工程管理的水平。
2 市政工程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2.1 質量意識不強
市政工程的特殊性,使得許多企業僅僅為了賺取利潤,而很少在施工過程中抓好施工質量;而有的則為了獻禮或向媒體交代或應付檢查,往往重視工期而忽視質量,有時出現搶干和蠻干;現場項目部往往沒有配備基本的技術和管理人員的現象也常有發生,尤其是許多民營企業借資質投標狀況更為突出。施工方為獲取相應的利益偷工減料,并且沒有按照相應的規范進行市政工程的建設,建筑施工的環境相對較差。施工單位現場技術人員缺乏施工經驗宏觀控制和微觀把握能力不強,這直接導致施工組織不合理,現場施工質量控制混亂等。這一系列問題都導致了工程質量內在品質的降低,運行后出現大量質量問題。
2.2 市場規范化管理的不足
從實際情況可以看出,政府為市政工程投入了大部分的資金和相應的專項資金,因此施工方承擔的風險和責任較小,有的甚至可以說是不承擔風險。這就導致了大多數的建設單位只一味的追求工程建設的進度,過度重視的是工期與追求的是形而忽視工程質量。同時,在我國,市政工程的市場準入和施工方的資格控制等方面也未形成相應的規范管理。
除了以上情況的出現之外,許多業主對施工障礙清除協調遲續等做法也是導致不正常施工和質量管理不利的主要原因。業主工作人員自身素質不齊,擁有的權力過大更有甚者有盲目指揮,肆意干涉工程建設的建設過程,同時少數人員的腐敗等行為也對工程質量的有效管理形成了阻礙。
2.3 相應的監管機制不夠完善
在施工的過程之中質量管理依舊存在許多問題,而市政工程的施工方質量意識的薄弱和建筑市場的不規范管理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可歸結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工程監管機制。在我國,由于監理市場的低水平和低收入層次競爭激烈這一現象的存在,使得大多數中小監理單位現場監理機構內部管理較差,嚴重欠缺擁有正常程序、制度、手段的質量控制。許多新興的總包企業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產業結構有所調整之時,往往會在分包工程的質量管理控制和現場施工質量控制上形成薄弱環節,例如許多原來的分包企業會逐漸發展成為為總包企業。同時還存在許多業主對監理的工作干涉較多現象,這點就進一步使監理很難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直接決策,從而導致施工質量的不到應有的保障。
3 加強市政工程管理的具體措施
市政工程項目在對投資、質量、進度、安全、環保等方面的管理顯示出其獨樹一幟的特點,這就要求它必須參建各方的密切配合以達到最好的水平。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在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基建投資項目的不斷增加都為市政施工企業的大量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但許多重大工程質量事故的頻繁發生卻表明了我國工程質量未能進行有效的控制,這些問題都阻礙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許多消極影響。因此,促進市政工程建設的高效安全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3.1 增強工程質量意識
一個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是由市政工程建設的質量也就是市政工程的建設所決定的。要知道一個城市市政設施是城市整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政工程的質量問題會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帶來無法估量的財產損失甚至是生命危險。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市政工程的建設者擔負著很大的責任,因此他們應負有強烈的責任,將建設城市的使命感和榮譽感融人到市政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去,實現有意識的施工和有目標的建設,使市政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從根本上得到質量的保證。同時要時刻樹立高度的質量意識,對市政工程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的質量監督和管理。無論工程的大小,政府和職能部門都應指派專人負責,對工程質量負領導責任,有效的實施項目法人責任制。對于工程涉及的各個環節都必須有專人負責,一旦出現了質量問題,要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3.2 強化市政工程檢測,規范管理
施工方所用的材料等都是影響市政工程項目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建過程中加強對原材料抽檢、半成品檢測及技術制定、實施市政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督等措施必不可少。相應的監管單位更應切實監管,擔負起實際的監管責任,同時做到在施工監管中不斷積累施工現場的管理經驗,以適應建筑施工涉及因素多的監管現狀。在做到以上要求的同時施工企業還應在自控的基礎上切實做到跟蹤旁站監督,對關鍵工序、重要部位進行嚴格的工序驗收,確保市政工程工序的質量得到保障。
對技術水平不高的技術人員,企業應主動加強崔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從而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與業務能力。并經常督促施工隊伍要嚴格執行質量自檢,切實抓好質量控制工作,以確保工程施工按照程序化、規范化方向發展,使得工程工程質量得到保障。
在規范施工單位的同時,還要明確業主、監理、承包人各方之間的關系以確保業主與承包人之間合同范圍內履行各自的義務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施工過程中監理工程師的監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份。
3.3 建立科學的市政工程管理體制
顯而易見,有效的施工項目的監管在一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科學合理的市政工程管理體制的建立。“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是快捷有效的市政管理體制的具體表現,它充分體現了建設與管理相分離、責任與權利相統一、統籌協調與分級負責相銜接、綜合管理與專業管理相輔相成的原則。
市政工程的管理應建立統一的領導和管理體系以及相應的權責管理機制。可以按照不同的條件類別等來制訂不同部門以及不同工作人員有關質量方面的責任制,力爭在整個公司內部打造一個職責分工明確、覆蓋面廣、僅僅有條、層次分明的質量責任制網絡體系。任務和責任應盡量做到客觀合理以及具體化和數量化,以利于執行和考核。
4 結 語
各參建單位的質量和安全保證體系是建設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得到確保的必要條件,而在這一過程中,人又是是形成工程最終產品的直接因果,是質量保證體系中最基本的要素。只有努力推廣和使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地改進和加強市政建設工程的水平和質量,進一步增強執法監督力度同時完善市政工程的市場行為以及建設行為,力爭打造一批高質量的市政工程。
參考文獻
[1]謝元勛.探討新時期市政工程質量監督——基于福建省漳州市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現狀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10-12-10.
[2]劉天真.市政工程質量管理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3).
[3]王瀾軒.淺談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徑[J].民營科技,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