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去應聘之前,我是沒有多少底氣的。一來我并沒有很豐富的經歷,二來我性格內向,緊張時甚至會臉紅。但我還是決定去應聘,因為我對那個植物組織培養很感興趣,他們招的是實驗室的負責人。我想,在實驗室,跟植物打交道,應該不用多么外向吧。
抱著這樣的想法,我準備了簡歷,去了那家單位。看到人山人海的壯觀景象之后,我一下子就犯怵了,緊張地手心冒汗,拿著簡歷的手也有些發抖。
看著排在我前面的人一個個面帶微笑地走進面試的辦公室,又一個個面無表情地走出來,我在心里告訴自己,無論如何,也要去參加面試,即便應聘失敗,也是一段值得記憶的經歷。
輪到我時,我小心翼翼地走進了辦公室。面試我的人被喚做“趙工”,我也畢恭畢敬地喊了一聲“趙工,您好!”沒想到,話一出口,我居然覺得臉部發燙,我知道我又犯了最不想犯的毛病,真有些痛恨自己的內向,恨不得轉身走出辦公室。
讓我沒想到的是,趙工微笑著看著我:“你怎么臉紅了?太緊張了吧?你很內向嗎?”事已至此,我只好硬著頭皮說:“是有些內向,有時候會緊張得臉紅。”趙工探究地看著我的臉說:“你覺得內向好,還是外向好?”我想為自己辯解,大著膽子說:“我覺得內向和外向只是人的性格的不同表現形式,并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優劣之別。”
聽我說完,趙工鄭重地鼓掌,對我點點頭說:“說得好!見慣了夸夸其談的應聘者,你是唯一一個內向的人,好了,就你了!”我很訝異,以為自己聽錯了。
趙工看我迷惑,鄭重其事地說:“內向擁有不可比擬的力量,研究也表明,最理想的合作團隊是一個內向的領導加上一群外向活波的人,因為內向的領導更注意別人的想法,更注意溝通和協調,處理事情更穩重,不會像夸夸其談的領導一樣,固執己見,排除異己。何況我們的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需要的是細心、耐心,還有對植物的愛心,我相信,內向的你很合格!”
我不知道他說的有沒有科學道理,但關鍵是我應聘成功了,看來內向也是一種優勢,并不是一無是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