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江蘇省啟東中學優美、和諧的校園里,記者一邊感受著書聲朗朗、綠草如茵,一邊聽校長王生講述著他與學校的種種故事。
這位有著江蘇省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學特級教師等眾多頭銜的王生校長,已在教師行業辛勤耕耘三十余年。自1998年擔任校長以來,他堅決貫徹“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面發展,培養特色人才,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教學,堅持以人為本,完善做人教育,狠抓師資建設,培育優質品牌,學校得到迅速發展,成為江蘇省教育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堅持完善的做人教育
王生始終秉持“成才先成人,成人先立志”的教育理念。在他看來,要做學問,首先要學會做人;人才人才,先要成人,然后成才。讓學生學會生存,富有愛心,力爭做到真善美的和諧統一;讓他們品行端正,富有理想,奮發上進,朝氣蓬勃;使學生們善于與人相處,與人合作,有著良好的團隊精神,并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自信、自強,充滿旺盛的斗志和樂觀的精神。
圍繞這一理念,學校相繼編寫了《啟東中學學生規范》《啟東中學學生一日常規》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嚴密計劃,嚴格實踐。通過廣播講話、國旗下致辭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教育,進行以誠摯、守信、自愛等為主要內容的人格教育。
王生說,在常規的教育活動中,學校會指導學生處理以下關系:一是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老師,在外關心他人;二是人與社會的關系,遵守社會公德,融入社會,并做好社會的表率;三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教育學生要有環保意識,懂得責任感、使命感。
學校精神是學校文化的核心,王生十分重視學校精神的培育。學校精神能極大地影響師生的價值選擇、人格塑造、思維方式、道德情操和行為習慣。簡而言之,這股精神可以理解為為國爭光的志氣,頑強拼搏的意志,敢攀高峰的勇氣。王生希望,從培養學生自信、自立、自強、為國爭光的志氣著手,以學科競賽為著力點,讓學生們擁有一份成就事業的胸懷。學校應該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在中學階段的發展規律和培養方式,從而為他們未來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并以此促進學校高水平地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成長。
建設一流的教師隊伍
一個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此,啟東中學的領導班子狠抓“三大工程”。一是“師表工程”,學校十分重視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努力規范師德觀念和行為準則。不僅經常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還先后組織了以“課程改革”“學生健康心理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發展”等為主題的學術沙龍。二是“名師工程”,學校鼓勵教師爭當啟東、南通乃至全省、全國的知名教師。學校制訂了教師在職學習的進修獎勵制度,為教師參加各種在職培訓、學歷進修創造條件。三是學校實施“青藍工程”,共同切磋教藝,集體提高教學水平。學校為每個年輕教師都配備了師傅,為他們舉行拜師儀式、簽訂師徒合同,每半年評選一次優秀師徒,并記入教師業務檔案。發揚集體智慧,堅持每周兩次集體備課,力求每堂課都有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興奮點。教研組內堅持資料共享,教學中有問題,大家共同分析原因,研究解決辦法。
“正是依靠這樣一支學習型、研究型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學校才能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好。”王生語重心長地說。
打造知名的教育品牌
學校采取各種措施,把教學轉移到以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學生個性的總目標上來,注重學生的自我發展。
經過不斷的實踐與探索,啟東中學“全面+特長”的特色教育品牌逐漸形成并凸顯。多年來,啟東中學高考一直居全省前列,本科率穩定在99%左右,重點大學上線率穩定在90%以上,每年都有20名左右學生考入清華、北大;自1995年以來,學校在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已奪得10塊金牌兩塊銀牌。啟東中學不僅奧賽金牌在全國所有縣級中學中拿得最多,在文藝、體育、小創造、小發明等領域,都卓有成就。媒體和同行都稱啟東中學是“英才培養的沃土,奧賽金牌的搖籃”。近幾年來,學校先后獲得“全國百強中學”“全國十大名牌中學”“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
流金歲月已往矣,老樹春深更著花。采訪結束時,王生校長很是認真地說道:“我們雖然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仍需努力。我們要繼續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團結進取,開拓創新,外樹形象,內強素質,促進學校全面發展、協調發展、持續發展,為把學校辦成國內一流、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具有鮮明的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名校而繼續不懈努力。”我們堅信,在王生的堅強領導下,具有80余年光榮傳統的啟東中學,必將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芒,擁有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