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本文作者秦維憲)正在家里和父親、弟弟一起擦鍋子,猛然聽見外面馬路上鑼鼓喧天,喊聲大振。我不知發生了什么事情,立即拿著鍋子跑出去看,只見馬路上“雄赳赳、氣昂昂”地走著一長串游行隊伍,游行者均是大中學生,他們臂纏紅袖章,高擎“交大反到底”、“紅三司”、“紅革會”之類的大旗,狂呼濫喊著所謂的“革命”口號。
我當時年僅12歲,被這一幕造反情景驚得目瞪口呆。聽路人說,這是什么“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于是,隨著游行隊伍的洶涌澎湃,隨著那些瘋狂的學生往空中散發傳單的吆喝聲,我居然興奮得揀起一根樹枝敲打鍋子,像海燕那樣呼喚“革命”風暴的降臨。
在全國學生不要讀書,社會一片混亂之際,我于1969年春天,糊里糊涂地進了上海市培明中學,成了一名中學生。
誰料,進入中學正逢上全國批判蘇聯凱樂夫修正主義教育路線,校園里貼滿了大字報,仍然是教師無法教,學生不愿學的局面。更糟糕的是,由于社會風氣惡劣,許多青少年都沾染了流氓習氣。我校就有十幾幫男女流氓阿飛,成天在校園里游蕩;老師講課只要臉轉向黑板,背后馬上會飛來一口濃痰。至于校園里打群架、賭博、抽煙、酗酒、偷竊、亂搞男女關系簡直司空見慣。
我作為被耽誤的一代,從小學四年級起幾乎沒有學到什么知識,以致1977年12月恢復高考后,我第一次參加考試,竟然連有理數四則運算都做不出,更遑論考古文考英語了。以后,經過近兩年的日夜拼搏,又連考兩次,總算考入華東師大歷史系。我在同齡人中算是一個幸運兒。
摘自《炎黃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