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突然接到一位市委書記的電話,說是想向我(本文作者,《南方周末》記者褚朝新)反映一個情況。
在他的辦公室,交流很快進入正題。他說,最近幾年,陸續有各種離退休的老領導辦各種協會,然后到地方找過去的老部下、如今的地方一把手們要錢要車要房。
我讓他舉幾個例子。他點了支煙,“比如,一個退休的領導,自創成立了一個協會,他打電話給我,要我支援兩三萬的活動經費。”這位市委書記,把昔日上司的這種行為,稱為“化緣”。
“這點要求,對你一個市委書記來說,不算什么啊?”我有點不解。
“兩三萬,確實不多,就是因為不多所以才不好意思拒絕。而且,老領導過去是直接上司,拒絕的話面子上也過不去。可是,答應了一個,這種類似的化緣一個接一個。”他說,“有一次,一個老領導下來‘調研’協會工作,本來準備讓一個副市長去陪一下,結果副市長有會,就沒去陪。結果老領導不高興了,打電話來問罪了,說我們不講感情。”
這位市委書記還介紹,有些老領導還繞過地方黨政主要官員,直接找下面的局委開口,下面的人更是不敢得罪,只能給予“資助”。
我試圖弄清楚:究竟是哪些離退休的官員、哪些協會在找地方政府要錢要車要房?這種情況,是否很普遍?但是,很快一個讓我倆都很困擾的問題未了:若點名道姓,這位市委書書記很容易暴露、若暴露了,他的政治前途可能就完蛋了。
沒有具體的人和指向,調查也就很難進行下去。官場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一些一把手可能都知道的事情,但不會輕易對外界說。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