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中國犯罪之鄉地圖》的文圖在網上瘋傳。有網友稱,今天的中國犯罪帶有明顯的地域特征,也有網友表示,這是挑起地域爭端的節奏。
該文章稱,當某種特定類型的犯罪發生時,有經驗的偵查員幾乎第一時間就能判斷出嫌疑人來自何方。假如電動車及電線電纜被竊,多半是本地竊賊所為,而瘋狂盜竊沿街店鋪的往往是東北籍嫌犯,高檔轎車則要考慮河北獻縣方向。
上述案件要么目標特定,要么需掌握較高端的工具(特種轎車解碼器)或技能(出眾的攀爬能力等),所以極易鎖定特定籍貫人群。這類以籍貫區分的嫌疑人在公安系統內被稱為犯罪高危人群。他們所屬的地域被稱作犯罪高危地區。
在外人看來,這種分析歸類或許帶有地域歧視之嫌,但它確實符合統計數據和警方內部辦案經驗。根據公安部統計,犯罪高危人群分布幾乎涵蓋了每個省份,其中又以河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等地最為集中。
比如河南駐馬店是迷信消災詐騙、色誘敲詐、假結婚詐騙的高危地區,貴州黃平是撬盜保險柜、丟包撿包詐騙高危地區,江西瑞金是外幣詐騙、丟物撿錢詐騙等類型犯罪的高危地區。當一種犯罪手法廣為人知,成功率較低時,這些地區有專人負責設計更新穎的犯罪套路傳播,以研發和創新能力來對抗警方偵查手段和社會管理水平的進步。
從概率上看,我們最有可能碰到的犯罪方式是電信詐騙。如果您希望您的家人免遭電信詐騙,或可告訴他們這樣的方式應對——如果遇到自稱是銀行、保險、經濟警察打來的電話,可對那個略帶南方口音的人說:“昂岑桑哼雷格”,也許他會念及同鄉之誼或認為遇見同道,放您一馬。摘自《都市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