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凌晨,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發生火災,古城損失慘重。而在我國中西部地區的許多古城、古村寨,由于火災隱患一直沒有引起足夠關注,這些古城其實隨時都坐在“火堆上”。
2013年3月,云南麗江古城光義街現文巷突發火災,燒毀民房107間;4月,湖南鳳凰古城發生大火,一棟古房屋及其內酒吧被徹底燒毀;8月,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一古村寨發生火災,造成58戶、248名村民房屋被燒毀;10月,湖南洪江古商城清代古建筑“曾國藩兵服廠”旁一棟老民居突發大火,11戶居民無家可歸;12月,洪江古商城建于清末民初的朱志大油號舊址在一次大火中付之一炬,造成22戶67人受災……頻發的火災,不僅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損失,而且許多被燒毀建筑都有上百年歷史或獨特民俗,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房屋結構不耐火是多數古城古寨共同存在的第一大安全隱患。以洪江古商城和鳳凰古城為例,幾乎所有古老房屋都是木質結構,經過多年風干,且木材表面刷有桐油,一旦起火,火勢極易蔓延。
電路老化是第二大消防安全隱患。古城古寨村民亂拉亂接電線的情況非常嚴重,而且普遍存在電線老化現象,保險絲大多用銅線和鐵絲代替,起不到保險作用。
居民生活用火也存在安全隱患。居民都在室內以柴生火做飯、取暖,在廚房和臥室等地,大量干柴、干草隨意堆放,一旦遇到火源將迅速燃燒。
消防意識差也是火災多發的隱患。消防工作人員介紹,中西部地區只有老人、婦女和小孩留守,“這部分人一方面滅火和自救能力薄弱,另一方面缺乏消防安全意識?!保ū緢缶C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