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3萬元做美容,然后以會議費、稿酬等方式公款報銷,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原副主任曹淑杰被北京高院終審以貪污罪判刑10年。
如今看來,貪腐之風可謂無孔不入, “美容腐敗”是很多人想不到的腐敗,但它卻恰恰拉倒很多女官員。需要質問的是:女官員究竟為誰而“美”?
筆者認為“美容腐敗”有其特殊性:現在一些女性官員身在官場,對容貌有著特別的追求,由此催生了“美容腐敗”。比如,某些領導干部對女干部格外關照,一些群眾對女干部過分信任,以至女干部蛻變成女貪官了;除了權力帶來的優越感,讓不少女干部沉浸美容院無法自拔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容陷阱”的推波助瀾:一是可虛開發票。在一系列案件中,美容機構的經營者,就曾為了盈利不惜注冊關聯的“空殼”公司,幫助一些女性官員虛開發票,二是可辦卡消費。一些女性官員選擇了收受他人辦理的美容卡等受賄形式進行個人美容。2012年5月18日,辦案人員將曹淑杰帶走進行談話,曹淑杰承認了犯罪事實。其名下的美容卡顯示,截至2011年5月9日,共消費23萬余元。
“美容腐敗”緣何兇猛?是美容機構導致嗎?因腐敗案將靶子對準當前美容機構的經營秩序,筆者以為找偏了方向,根子在于干部監管上面出現了偏差,可以說是沒有監管,也可以說監管形同虛設。若不能從根部解決好干部的監管問題,“美容腐敗”不會徹除!
“美容腐敗”不僅昭示反腐之路也任重道遠,也說明反腐敗不能僅治表,更要抓好干部思想上警示和干部管理個監督!(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