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賊躲藏在礁石縫隙中,然后伸出一只長腿來釣魚,長腿最前端的柔軟部分,像小蟲子一樣扭動,猶如漁翁釣竿下的魚餌。
從烏賊魚的“賊”字上看,就說明它狡猾和狡詐。有研究者說,烏賊魚其實不是魚,而是退化的貝類。但我覺得是進化的貝類,因為這家伙嘴巴四周長著10條腿。在這個世界上,能將腿直接長到嘴巴上,大概除了奇特的章魚,只有烏賊這個怪物了。而且它身上的顏色能赤橙黃綠青藍紫地變換,明明是黑色的烏賊,一會兒卻變成了黃色,轉眼間又變成了紅色,令“敵人”眼花繚亂,只好停止追擊。
有人做實驗,將烏賊放到黑白相間的馬賽克上,烏賊身上頃刻就出現黑方塊和白方塊的馬賽克花紋。這也就是說明,烏賊的艷麗“打扮”,不是炫耀它的美麗,而是與周圍的環境顏色相符,以逼真的偽裝效果,或捕捉食物,或保護自己。
烏賊的變色本領還有第二個功能,就是表達感情。烏賊一會兒陰沉灰暗,一會兒孔雀開屏,多半是因為情緒低沉抑郁或激動興奮。到繁殖季節,雌烏賊用五彩繽紛的顏色表達對異性的愛慕。它們常常在軀干上“涂”上一道道斑紋,猶如穿上漂亮的睡衣,等待著雄烏賊的到來。
烏賊不僅會變色,還會變形,因它主要吃魚、蝦和蟹子,因此能將眾多的腿腳并攏在一起,身子最大限度地拉直,讓人一眼看去絕對是一條流線型的魚在游動,這樣它就可以混進魚群里,乘機下手;它還會撒開十條腿做出伸縮前進的動作,儼然是一只水母,以此來麻痹蝦和蟹子,然后猛然現出原形向它們進攻。更令漁人吃驚的是,烏賊竟能模仿漁夫釣魚的角色,其釣魚的技巧比漁夫還智慧并有效。
首先,烏賊躲藏在礁石縫隙中,然后伸出一只長腿來釣魚,長腿最前端的柔軟部分,像小蟲子一樣扭動,猶如漁翁釣竿下的魚餌。一些饑餓的魚發現了,便張開嘴來吞食。烏賊便順勢將柔軟的長腿伸到魚的喉嚨深處,然后用腿前的吸盤吸住魚的喉嚨,很輕松地將魚拖到自己的嘴里。
在海洋生物中,烏賊最驚人的能力是游泳,它要是全速向前飛奔,比最流線型的魚還要快數倍。科學家用高級儀器測算,烏賊每小時最快能游150公里。烏賊為什么會有這樣高的速度呢?原來它的前進動力與噴氣式飛機一樣:利用作用反作用的推力。在烏賊的肚皮上有個漏斗管,吸足了水后,猛力地噴射出來,就產生了反作用的強大動力。人類的噴氣式飛機才誕生一百多年,而烏賊卻生存了千萬年,在這方面看起來,烏賊還是人類的老師。
烏賊厲害著呢,它還有雜技演員那樣高超的功夫,會像箭一樣沖出海面,在高達三四層樓的空間滑翔幾十米,素有海上“活火箭”稱號。
烏賊還有魔術般的絕招,就是它的肚子里能分泌濃厚的墨汁,這在動物界是最罕見的。墨汁平時藏在墨囊中,囊內有槍管一樣的墨腺,當烏賊遭遇強敵,無論怎樣拼死抵抗也無法擺脫危險時,就會使出“撒手锏”,從墨腺槍管中猛然噴射黑色的墨汁,在水層中造成一片黑云,使強敵在黑暗中昏頭昏腦,喪失攻擊能力。更高超的是,墨汁噴出后能迅速補充,就像子彈打光了的機槍重新裝子彈一樣。
在遼東半島的民間傳說中,有關烏賊噴黑煙的故事很多。大連市一處著名旅游景點黑石礁,據說原來是白石礁,就因為烏賊在一場與天敵的大戰中,噴射大量墨汁而染黑了。
倒霉的是烏賊也談情說愛,更倒霉的是它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要學著人類那樣尋找愛情的洞房。雌烏賊還要在洞房里“坐月子”,養育保護下一代的小烏賊。為此,眾多的烏賊為了尋找空螺殼來當洞房而大打出手。但突然,它們停止了打斗,因為海底出現了一排排寬敞舒適的空螺殼洞房,任烏賊隨意挑選。這真是天賜良緣,一對對烏賊欣喜若狂,紛紛相擁著鉆進洞房,親親熱熱,做著愛情的甜夢。然而它們想不到這些所謂的洞房,其實是人類用水泥和金屬做的假螺殼。
等到所有的螺殼都裝滿愛情時,人類便按動電鈕,將拴著螺殼的繩索拖到甲板上。從愛情甜夢中驚醒的“新娘”們全傻了眼,冰硬的甲板使它們無法舞動柔軟的腿腳,只好一個個護著沉重的肚子,像殘疾人那樣在甲板上蹣跚爬行。當然,最終只能是爬進人類早已準備好的魚倉里……然后,清空的螺殼再次沉入水面,布滿海底。不會過很多時間,里面就又會住滿新婚的烏賊。
人類不必擔心,烏賊雖然有著超常的能力,甚至聰明無比,但永遠也不能識別人類的“洞房陷阱”;這一代烏賊鉆進去,下一代烏賊還會繼續往里鉆。不過,人類要是繼續這樣殘酷下去,可能就沒有“下下代”烏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