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布羅陀各處的巖岬上,都有六種語言的警示標牌,上書“禁止給猿猴喂食!”和“猿猴會咬人!”在巖岬頂處,標牌更多,因為有一群猿猴定居在那兒—在此地的兩群猿猴中,這一群還算是對人比較友好的。
這天,我看到一位體態渙散的中年婦女來到了巖頂處。她是位法國游客,肥胖粗魯,咧嘴而笑,撿起石子向一只猿猴走過去。那只母猿正在愛撫它的小猿,把粉紅的奶頭塞給它喝奶。母猿臉上滿是平靜和喜悅,跟所有為嬰兒哺乳的母親別無二致。那位女游客咯咯笑著,用石子去戳那只母猿,她的三個朋友則在一旁觀看,其中一人還拉著自己小兒子的胳膊,抓他來看這場人逗猿的好戲。
母猿從游客手里接下了石子,打量一番,才把石子丟到地上。女游客笑得更厲害了,走得更近了,做了個很丑的鬼臉。她戴著眼鏡,鏡片很厚,有折射的效果,所以當她朝那只母猿點頭時,鏡片后透出的眼睛顯得扭曲變形。母猿面露憂色,在女游客伸長手臂去碰吃奶的小猿時,母猿舉起一只手做了一個警告的姿勢—那只手有模有樣,色澤粉紅,猶如具體而微的人手,還有精致的指甲。
母猿的警戒態度令女游客既興奮、又有點著惱,她伸手戳弄小猿,好比是明明看到“油漆未干”的牌子,卻偏要以身試法去探探門框。她的朋友們又是一陣大笑。那只母猿再度舉起一只手示警,等到女游客掐了小猿一下,母猿也在她指關節上打了一下。這種情況反復進行了有一分鐘之久,我還以為母猿會撲向女游客的臉,咬她,并抓她—牌子不是說,“猿猴會咬人”嗎?
不料母猿竟表現出極大的耐性,仿佛深知它對付的是個頭腦簡單且不可理喻的人,一個不會對它造成威脅、只是惹人厭的家伙。它僅僅舉著一只手,擋著那個蠢女人。當女游客又把她的金魚眼和大臉湊上來,一邊折騰母猿和小猿,一邊傻笑著喚起她友人的注意時,母猿露著牙齒緩緩爬開,走下小道,放棄它帶著嬰兒享受的陽光。雖然飽受戲弄,母猿在踱開時仍然一臉大方,不過是嘴里輕微咕噥,仿佛用只有我聽得見的聲音說了一句:“真過分!”
女游客腳步沉重地走回同行游客身旁,其中有個女游客正在打孩子,并斥責著:“我又不是百萬富翁!”另一名游客則威脅著小孩:“走遠點兒,不然我揍你屁股!”
我不由想:不錯,猿猴的教養確實比游客好,因為游客會對孩子又兇又吼,猿猴對孩子卻溫柔無比。猿猴從不說:“我告訴你不要鬧了,否則我就賞你一巴掌!”游客會喋喋不休、哧哧傻笑,猿猴則安安靜靜、若有所思;游客會去逗弄猿猴,猿猴卻不會去滋擾游客。
猿猴嬉戲時,會在陡坡上或巖石走道上打滾;而游客的孩童玩耍時,總是去傷害對方,大喊大嚷,總要鬧到哭哭啼啼的收場。此外,除非游客先向猿猴做鬼臉,否則猿猴絕不會主動對游客扮鬼臉。
猿猴的葬禮以虔敬隱秘的方式進行,游客的喪葬卻總伴隨著哀號和歇斯底里。游客嘈雜而難以駕馭,猿猴則磊落而行事正直。然而每年在直布羅陀的巖石上,總有若干猿猴因為咬傷游客而遭到射殺。
“那只猿猴太兇了?!庇慰驼f,好像是在給全世界所有動物蓋棺論定,“我掐了它一下,它居然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