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躍成為全世界最有奢侈品消費力的國度,各大時裝周由此有了“中國軍團”一說,這軍團包括有中國各種模特、各種時尚編輯、各種時尚達人以及各種明星。
明星都渴望去巴黎,但去巴黎的路其實還蠻坎坷的,3條路任你選:最簡單常見的是品牌請你去。品牌看中你的影響力,是因為你登上了他們心目當中的一線名人榜,這張勢利的名氣表最直接的標志就是一線時尚刊物的封面。
除了品牌邀請,到巴黎去的第二條路是雜志請你去,每一年時裝周都和各大時尚雜志有合作,一些雜志會憑著和時裝周良好的關系贊助明星參加,代價是他們全程跟拍明星,免費封面以及免費的曝光,比如2010年贊助范冰冰去的那家雜志,2011年就改贊助姚晨,誰是新生代當然也盡在不言中。
當然,沒有品牌請也沒有雜志贊助,沒關系,咱們自己去,自己買機票,自己訂酒店;沒有邀請函沒關系,總能撞到個把熟人,總能想辦法,誰叫我們中國人聰明呢!
某大牌雜志時裝總監說起某二線明星混秀場的功力簡直目瞪口呆,不僅混進嘉賓席,而且硬橋硬馬擠到她的座位上。微博上的宣傳照片里輕描淡寫的是某某坐第一排看秀,誰會知道,她坐的是硬搶來的半邊椅子—像這個可笑而勢利的圈里的所有東西一樣,它們都那樣金光燦爛氣勢逼人,至于底下是什么,誰又會知道呢?
時裝周為什么愛請中國明星?當然理由很純粹—搶占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而明星去時裝周呢,除了投身暴利的時尚行業獲取更多品牌注意,其實隱隱約約曬的就是自己的國際影響力。這是一場實打實的比賽,從早期的張曼玉、鞏俐、楊紫瓊,中期的章子怡、周迅、湯唯,再到最近風頭火勢的范冰冰、姚晨……大家比的是各自的經濟實力,因為熟悉內情的人都知道,明星去巴黎純粹是賠錢賺吆喝。
按慣例,品牌除了提供機票、酒店住宿以及小禮品外,其他并無報酬,所以背后那個團隊的開銷都由明星自己掏錢。經紀人、助理化妝師、發型師、造型師,連吃帶住工資開銷不是一筆小數目,但明星們咬著牙也要去。
照片發回來,誰坐第一排誰坐第二排,坐一排還要比誰坐最中間,誰有品牌高層陪伴;再比誰的行頭貴,比誰參加的秀多,比誰跟品牌高層熟……范冰冰亮相Elie Saab秀,一排正中,裸色阿拉伯公主妝艷驚全場。誰最紅?你懂的。
法國一位資深時尚編輯這樣形容范冰冰的此次表現:“她一定狂熱地崇拜著巴黎的時尚,在整個時裝周,她一直努力地以不同的發型和配飾搭配那些服裝。”
外國人真是天真,哪里比得上中國人務實老到,是人都知道范冰冰最愛的是上淘寶買衫,以她為首的中國女明星們之所以忘我地戰斗在巴黎,是為了自己為了將來為了錢更為她們頭頂上最虛榮的那一層光圈,國內PK已屬小兒科,國外斗艷才見真章。
戰斗在巴黎,戰斗在米蘭,戰斗在任何地方……對心懷壯志的人來說,人生無處不是戰場。
(選自《傲慢即偏見》新世紀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