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臺灣主持人
小S、康師傅集團的董事魏氏家族……都住在這個小區。過去一年,受戶主的影響,這個小區被臺灣媒體多次提及。小S的老公、公公涉及臺灣一起股票內線交易案被起訴,而魏氏家族則深陷黑心油風波。于是,臺灣媒體盤點2013年的臺灣新聞時,將這個小區稱為“官非小區”官司是非最多的小區。
最近它又被迫隨主人上了新聞連戰兒子、現任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被要求搬離這里。
小區的名字叫“帝寶”,在剛完成的臺北市土地價值評估中,它以每坪2882645元新臺幣(約合每平方米人民幣17.51萬元)穩居第一,再加上它最小的戶型面積是160坪(528平方米),戶主購買只能“一擲億金”,帝寶成為臺北最貴的小區。所以,臺灣媒體說,如果連勝文想參加今年年底舉行的臺北市市長選舉,還是搬離這個是非多又不親民的豪宅為好。
除了這些名人,小區還有一百多戶低調的臺灣富商,被統稱為“帝寶幫”。有臺灣媒體估計,帝寶住戶的財產總市值相當于臺灣2013年政府總預算的一半。
帝寶小區的房價突破每坪200萬新臺幣(即每平方米售價人民幣12.15萬元),是從2010年連戰一家購買之后開始的。當時他們一買就是兩戶,每坪要價190萬新臺幣。
“地段、地段,還是地段。”帝寶的開發商、宏盛建設公司的前董事長洪國雄如此解釋它成為“地王”的原因。小區坐落于臺北仁愛路,最西端與臺灣“總統府”門前的凱達格蘭大道相接,經過“外交部”、“交通部”,到達東端的臺北市政府和臺北市議會這與集中了多個部委大樓的北京長安街頗為相似。事實上,帝寶的原址也有政治性質,因為宏盛建設從中央投資公司手中買來之前,它是中央廣播公司的總部,而中央投資公司和中央廣播公司都由國民黨經營。開發商最驕傲的就是,帝寶是這一路段唯一一片大面積的完整小區。
面對臺灣媒體的抨擊,連戰趕緊替兒子說明,小區是他和夫人買的,出生于來臺第一代的富有世家,連戰身家被估計已超過兩百億新臺幣。他還說,是他讓兒子搬過來,因為要保證連勝文的安全。
客廳和餐廳實在太大,在客廳說話必須用喊才能聽見……結果,眾姐妹在豪宅找到了大小適中且方便的聊天場所廚房。
近三年來,連勝文收到了300多封恐嚇信。2010年連勝文在一次選舉助選時有人開槍,子彈射穿其臉部,現在臉上仍隱約可見疤痕。這次事件后,連勝文說他三個月沒有出家門,此后便搬來帝寶小區。
據《世界新聞報》報道,帝寶為住戶都配備了脈搏感應辨識器和鑰匙,這樣不同棟的住戶無法進入其他樓棟。帝寶有六棟樓,按面積分共有三種:分別是260坪(858平方米)、210坪(693平方米)和160坪(528平方米)。前兩種戶型都是一層一戶,傭人還有專門的電梯。
開發商的負責人曾介紹,在帝寶還沒被公開之前,公司就與潛在的頂級客戶進行溝通,在了解他們的需求之后才開始進行小區的規劃建設。
這里安保措施甚至比臺灣“總統府”和臺北市政府還嚴格。之前“總統府”曾有過一名婦女自由逛了半個小時才被發現的安保疏漏,而在帝寶,小區內每個出入口都有三個訓練有素的保安,他們將所有用戶的車牌都熟記于心。來訪者一律需要在接待廳等待,只有住戶邀請才能入內。
也正因此,陳水扁“機要費”案剛案發時,與陳交情深厚的大陸臺商龔金源因被指也有干系,被外界搞得惶惶不可終日,于是搬到帝寶以求清靜。

帝寶自2005年建成后,連戰是第一位進駐的政治人物,其實,商界人士才是這里的主流。“帝寶幫”,是臺灣媒體對這些富豪的統稱,但實際上他們幫內有不同“界別”。
小S是隨老公許雅鈞一家住進來的。許家為“股票世家”,小S的公公許慶祥更有“臺灣巴菲特”之稱。2013年年底,許雅鈞被牽涉進臺灣“胖達人”連鎖面包公司的內線交易案,胖達人的另兩名股東林保田、于仲淵被媒體發掘也住在帝寶,于是媒體把并不在此居住的徐洵平(胖達人的持股公司基因國際公司董事長)也算在內,合稱為“帝寶幫”。因為此次涉案,臺北地檢署得以進入帝寶搜查,臺灣媒體稱這是相關部門第一次進入這個小區。這是投資圈界別。
第二個界別是在大陸賺錢發家致富的臺商。比如最近剛買走帝寶僅存五戶中的三戶的王任生,加上他之前購買的三戶,他個人便坐擁六戶帝寶房產。1949年,13歲的王任生離開河南到高雄后,鄉音至今未改。在上世紀90年代回河南為母奔喪時,將臺灣“好又多”量販超市的模式搬至河南,創立了丹尼斯百貨集團。據臺灣東森新聞報道,現在,丹尼斯旗下有18家百貨商場、50家賣場、130家便利商店,是河南最大零售商。
大陸臺商界別的另一組名人是魏家四兄弟。他們所在的頂新國際集團,擁有康師傅(包括方便面、餐廳和飲料)、全家超市、德克士西式快餐、上海頂新商務廣場等。最近,頂新通過其投資的“臺灣之星”公司搶得4G執照,據臺灣《時報周刊》報道,競標計劃里的一項重要談判就是魏家和另一帝寶住戶在這個小區內秘密完成的。不過這個說法尚未得到證實。
之前,鴻海集團(富士康的母公司)總裁郭臺銘也被臺灣媒體歸入“帝寶幫”,2013年12月,鴻海發聲明強調,郭臺銘從未購入、持有帝寶房產,也從未在此居住過。
而更多的“帝寶幫”,其實還是以在臺灣本土發家致富的商人為主,做橡膠的、做電動車的、做鞋的、做刀的、做皮包代工的……當然,他們都已經成為“一行之王”,所以有臺灣房屋中介公司的店主開玩笑稱,如果“帝寶”的住戶出了什么意外,全球恐怕沒有好日子過,臺灣的經濟也要垮一半。
正因為隱私被完好地保密,這里住戶的生活,外界并不知曉。但可以從一次同學會的回憶錄小窺勝況。
這是臺北最著名的高中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1980年“仁班”30年后的重聚。其中一位叫黃珮璘的同學,提供了她帝寶的家作為聚會地點。據參加聚會的同學回憶,客廳和餐廳實在太大,在客廳說話必須用喊才能聽見,餐廳的排場太奢華,讓人感覺拘謹結果,眾姐妹在偌大的豪宅找到了大小適中且方便的聊天場所廚房。
想擁有這樣的生活并不簡單。臺灣媒體引用一位臺灣中介的說法,一般買房的流程是先看房,再交訂金(臺灣稱“斡旋金”)最后才能成交,但在帝寶,必須先260萬新臺幣(約合52萬元人民幣)的訂金,才能取得一張進入帝寶看房的門票。所以下面這種場景實屬罕見帝寶的接待員說著標準的溫州方言,對來客服務周到這里曾是溫州炒房團到臺北必到的地方。
但是,也不是有錢就能買到帝寶房產。上述這位中介稱,開發商和這里的住戶默契十足,身份不對做不了鄰居,于是小區管委會要求買方提交的身份證明里,必須包括職業和個人資料。因此,目前帝寶的交易,多通過鄰居們的介紹成交,這樣才能確保身份地位符合標準。
據臺灣媒體觀察,在帝寶門口,還可看到一輛掛著“外”字號車牌的轎車進進出出。這是一位神秘的外國機構駐臺人員,他是這里唯一一個租房的人據說他與帝寶的老板有著特殊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