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大陸人來說,最近參訪大陸的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連戰、吳伯雄這些曾經“登陸”過的臺灣老面孔相比,要陌生得多。加上東莞掃黃牢牢占據各大媒體頭條,王郁琦上頭條難度堪比汪峰。
但王郁琦確實創造了歷史,身為臺灣陸委會主委的他,與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會談了兩個小時,而且互稱官銜。“張王會”被譽為兩岸關系自1949年以來的一次重大突破。我第一次見到王郁琦時,他還是馬英九的發言人。他天生一張娃娃臉,從高校里被馬英九邀請出山時還不到40歲。事實上,他也代表了臺灣政治的另一種升遷情境:如果想從政治圈外跳進來,并且快速進入權力中心,請走新聞發言人這條路。
2012年,43歲的王郁琦就成為陸委會主委,輿論曾一片嘩然。不僅因為他是陸委會史上最年輕的“正部級干部”,而且他的履歷與前幾任相比較為蒼白。曾幾何時,陸委會主委還兼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屬于高配官員。這項任命,也讓許多人懷疑馬英九是否過于輕視“大陸工作”。
兩位曾經的馬英九競選總部發言人,也印證了新聞發言人“入職快、升職快”的一般規律。2012年臺灣大選期間,馬團隊發言人李佳霏和殷偉是一對靚女俊男。李佳霏曾是圈內出名的美女記者,而殷偉過去是大學辯論賽的最佳辯手,這和他的前輩王郁琦一樣王主委曾經也是大學辯手,早年王郁琦曾作為臺灣大學辯論隊二辯,在亞洲辯論大賽中打敗南京大學。
因為李佳霏的存在,我這樣的男記者對老氣的國民黨也充滿興趣,起碼你可以得到美女永遠保持微笑的官方回復,哪怕這位美女儼然已是辣媽。李佳霏在政大法律系時曾修過馬英九開的國際公法課程,2011年大選前離開臺灣中央社,不當記者,轉任馬英九競選總部發言人。馬英九連任后她轉調“總統府”副發言人,去年她更是升任發言人。殷偉則更年輕,出生于1982年,30出頭的他已是國民黨一級部門的副主委兼青年團執行長,被稱為馬英九的文膽。
除了馬英九身邊的這些年輕人外,宋楚瑜曾經也擔任過發言人,1979年,宋擔任“新聞局局長”兼“政府”發言人。不過上述臺灣“政府部門”的發言人多少還有級別,而政黨的發言人大多數是臨時的,往往由一些人緣好、口才好的黨內明星兼任,比如民進黨美女政客蕭美琴,平時她的職位是“立委”。在國民黨還未完全適應“民主化”,轉型最緩慢的日子里,發言人這個職位曾經是黨內各種關系戶的聚集地。比如2000年大選,連戰競選總部總干事胡志強就曾向媒體吐槽過當年胡志強發現,在他上面的12個副主委、后面的20多個副總干事,都是黨內大佬兼任,大佬們安排了八個不同的發言人,“我這個總干事只管得了八個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