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成立,來自各行業的64位企業家(其中約四分之一是臺灣企業家)在內蒙古騰格里達來沙漠的月亮湖就協會《章程》和《選舉規則》進行討論表決,并選舉協會的管理層。
按照王石的記述,“SEE最初開會是比較凌亂的,隨便打斷別人講話,不經舉手申請就發言,講話不控制時間,不圍繞動議展開,講的過程中跑題……也因此,有的企業家會員參加一次會后就再不參加了,認為討論七嘴八舌,東拉西扯,議事不深,效率太差。”
王石先后擔任協會的副會長和會長,他在《大道當然》一書中記錄了一眾商界大佬在SEE幾次會議上的針鋒相對。以下是王石自述:
(協會成立的第一次)會議開始,楊鵬介紹《章程》。出乎意料又自然而然地,會議進入激烈討論中,企業家們七嘴八舌地提問,爭論,跑題,會場混亂。最后爭論集中在SEE的工作應該聚焦于阿拉善地區,還是不局限于阿拉善地區,分成了“阿拉善派”和“超阿拉善派”,爭執不下。
最后決定用舉手表決來形成決議,51名企業家舉手投票,阿拉善派29票,超阿拉善派22票。

29票對22票算獲勝嗎?是否意味著以“阿拉善派”的意見為準?會場又陷入爭論。招商銀行馬蔚華表態:“太晚了,如果沒有大的不同意見,就先停止辯論,原則通過《章程》,回頭籌備組再根據大家意見進行修改。”
搜狐張朝陽表示反對:“原則通過是什么意思?到底是通過還是沒通過?如果今天原則通過了,那么未來作重大決策時,是一般多數就算通過,還是三分之二絕對多數才算通過?”
張朝陽講完后,我起來發言:“如果按照張朝陽先生的意見,今天的會沒法開了,大家都要從原則性問題開始討論。根據我的觀察,在座各位的表述方式有三種:一種是臺灣企業家的,要求按議事規則表決,讓我們看到臺灣民主選舉訓練帶來的結果;一種是海歸派,要求從頭開始體現程序合法性;還有一種包括我在內的大陸派企業家—我們搞‘原則通過’。我看,我們不可能在今晚解決所有問題,時間肯定不允許,而且會影響明天的議程。可以考慮下一次,按照議事規則、合法程序來。”
馬蔚華接著說:“我們不可能把所有問題在兩天都解決了,原則通過就是相對多數通過。我們不如今天晚上截斷,原則通過,保留修改。”
馬蔚華的提議得到了多數人表決支持,SEE工作范圍最終確定以阿拉善為中心,《章程》以“原則通過,保留修改”的形式通過。
會員們的參與熱情和民主氣氛超出籌備組預料。《章程》勉強通過了,接下來的《選舉規則》討論引發更加激烈的爭論。
會議籌備組并沒有做出《選舉規則》文本供大會討論,而是準備了一個15名執行理事和5名監事的名單征求大家意見,并在此基礎上選舉會長、監事長,然后由會長提名5名副會長和1名秘書長。另外,名單上沒有任志強、馮侖、史玉柱等人的名字,理由是考慮到他們太忙,可能沒有時間參與SEE的工作。而名單中的一些人,此時卻還沒有到場,如柳傳志、(康盛世紀CEO)戴志康等。
籌備組良好的初衷,認為執行理事和監事的工作是義務奉獻,沒有利益可言,不會有人來爭。這種傳統思維立刻遭到了挑戰,會場一片抗議聲。
馮侖問:“你怎么知道別人有沒有時間來參加活動?”
任志強說:“不是說推選的標準之一是有沒有時間參與嗎?有人連這個會都沒有時間參與,怎么還在推選名單里呢?”
張朝陽說:“重要的是誰有推選的資格,會議籌備組怎么能有資格來推選人呢?”
(今典)張寶全說:“我覺得,籌備組是否有提名權,這是要大家表決通過的。今天沒有到場的人有沒有被提名的資格,這個也要大家舉手表決!”
我表態:“就我所知,柳傳志不會忙得不能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他是很熱心的人,不能極端地因為沒有到場,就把他剔除在被提名的資格外。只要有合適的理由解釋,就可以作為候選人。”
(北京科技)張樹新打破僵局,提議重新提名。(美通)王維嘉進一步提出一個妥協方案,實行差額選舉。第二天,馬蔚然擔任SEE首任監事長,馮侖、劉曉光、柳傳志、史玉柱等當選執行理事,執行理事劉曉光為SEE首任會長,王石、張樹新、韓家寰、宋軍、高文寧任副會長,楊平被任命為秘書長。接下來,協會正式舉行了成立大會,會長劉曉光發表《阿拉善宣言》。
馮侖會后對史玉柱說:“我們是草根造反成功了。”劉曉光在當選演說中,第一句話就是:“我現在是合法當選的了。”
SEE成立初期的民主程序并非預先策劃好的,而是爭論出來的。民主選舉的熱情過后,由于會員們并沒有管理一個民主組織的經驗,麻煩事開始接踵而至。
從2004年6月到2007年7月,SEE第一屆管理班子共召開過7次執行理事、監事聯席會和3次理事會員大會,自始至終表現出一種鮮明的組織風格。
十幾個精通財務管理、個性鮮明的企業家面對一個并不熟悉財務管理的秘書處,批評是直言不諱的。一屆四次會議上,因為缺乏經驗,秘書處的匯報缺少戰略目標,要點不突出,而且過多文字表達,缺少數據和圖表,不符合企業家的思維方式。會議氣氛不是很好,不少企業家情緒煩躁,激烈指責秘書處,甚至以公開退出SEE相威脅。

這次不成功的會議結束后,秘書處和執行理事會沒有就2006年的規劃與預算召開會議,2006年竟成了沒有預算的一年!SEE開始顯示出組織文化危機。
2007年7月28日,SEE在北京首創大廈召開首次換屆選舉。SEE第一屆領導班子是民主選舉出來的,這個傳統能否延續下去,首次換屆選舉是一次考驗。但在會議之前,就發生了“永久名譽會長風波”。首屆領導班子任期已滿,如何安排這些“老領導”呢?這是中國特色的焦慮。有理事向秘書長建議,應當讓劉曉光擔任永久名譽會長。秘書處沒細想,直接在會議議程中加入了這個環節。
SEE首屆選舉結束,馮侖會后對史玉柱說:“我們是草根造反成功了。”劉曉光在當選演說中,第一句話就是:“我現在是合法當選的了。”
曉光在離職感言中說:“后來,有幾位理事找到我說,假如你當選永久名譽會長,協會的價值就淡了,消退了很多顏色。大家提的是對的。我們這些企業家是改革開放以后起來的,我們走到一起做公益事業,應該有創新的時代精神,要有新的價值、新的組織模式。對于‘永久名譽會長’這個榮譽,我感謝,但是不能接受。”
曉光真情實感的發言獲得一陣陣掌聲。
在第一屆選舉中,大陸會員第一次拿到選票,完全按照個人意愿投票。后來我們發現,臺灣會員投票之前,是進行過協調工作的,他們投票的方向比較統一。這樣,臺灣會員占總票數1/4,卻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選舉結果!
這一次選舉前,臺灣會員專門設宴招待SEE會員,隆重推薦臺灣籍參選人,公開拜票,在規則允許范圍內發揮能量,結果是,臺灣籍參選人全部當選!顯然,臺灣會員的選戰經驗比大陸會員豐富得多,也就能在公平選舉中發揮更大能量。
2009年10月28日,SEE第二次換屆選舉在北京舉行。下午進入選舉環節,首先要選出章程委員會。
執行理事馮侖一向自詡是組織治理和制度設計的專家,這一次要參選章程委員會,并希望當選主席。按規則,馮侖有五分鐘競選演講時間。他拿起話筒,從演講臺往下走,開始發言:
“我不站在臺上演講,那里跟大家離得太遠了!大家都是坐車來到這里的,之所以沒有遲到,還能享受駕駛的樂趣,都靠有交通規則。此前我受執行理事會委托,專門負責這次會議的順產工作,對交通規則尤其熟悉,我覺得我干下一任交管局的工作尤其合適。大家鼓掌!要鼓就鼓,憋著不太舒服!”
典型的馮氏風格,贏得一陣陣掌聲和笑聲。
馮侖接著說:“另外,我還想代表馬蔚華參選監事……”
“嚴重違規!昨天我們討論過,不能代人演講!”有人打斷了馮侖的演講,大家一看,是監事武克鋼。
馮侖說:“馬行長委托我了。”
武克鋼答:“不能委托,只能自己出面。”
馮侖說:“他有短信委托,有書面委托。”
武克鋼說:“昨天定的規矩,若本人不到場,演講稿只能由工作人員來念。你這是嚴重違規!”
馮侖說:“請選舉委員會來解釋。請問王石委員,我能不能代表馬蔚華說幾句?”
我回答:“如果馮侖是用自己的競選時間,五分鐘內,他說什么都是可以的。如果是馬蔚華競選演講的時間里馮侖出來說話,那就違規。”
武克鋼喊道:“監事長!監事長!你說!”
(監事長)任志強走上演講臺發言:“馬蔚華是第一屆監事長,第二屆我們把他選下去,他只當了監事,這屆他還競選監事長。我覺得連續三屆競選有問題,我們應該把他選下去!會長和執行理事都要求只能連任兩屆,是不是監事長也要求只能連任兩屆?”
馮侖反駁:“老任,《章程》里沒有這樣的規定!”這時臺下嘩然,大家七嘴八舌爭論起來,會場秩序亂了。
主持人張樹新終于發聲:“請大家稍等!現在有一個問題,在競選演說過程中,有人還在發言,允不允許其他人發言?請選舉委員會告知。”
選舉委員會眾委員回復:不允許。
張樹新說:“那么剛才武克鋼和任志強違規了。”
武克鋼反駁:“我是監事,我有權利監督違規行為!”
任志強也站起來反駁:“我是選舉委員會的,當然有權利發言!選舉委員會的人如果不能對選舉發表意見,那算怎么回事呢?”
張樹新說:“我建議會議暫時中止,不要著急。請選舉委員會出去會商一下,把競選演說的規則重新明確。”
張樹新是會議主持人,由她來宣布武克鋼、任志強違規是不妥的,但她很快自我糾偏,讓選舉委會來討論、決定規則。
選舉委員會成員任志強、王維嘉、周俊吉、楊鵬和我離開會場,到一個小辦公室里商議規則。幾分鐘后,選舉委員會成員步入會場,王維嘉受委托公布結論:
“我們判決,第一,馮侖沒有違規,因為選舉委員會此前對這種情況沒有明確規定。”在場理事們鼓掌,(發出一片)笑聲。
“第二,我們判決從現在開始,不許用自己的競選時間替別人拉選票。所以,馮侖這個做法將成為SEE歷史的絕版。”哄笑,長時間掌聲。
“第三,如果有人發現選舉過程中有違規的情況,該怎么制止?我們判決,必須舉手,等候主持人點名發言。”又是一陣笑聲和掌聲。看起來,絕大多數人認可這些判決。
這一次臨時判決,使得SEE的議事規則又經受住了一次考驗。在沒有明確規定和先例的情況下,怎樣判斷某個行為是否合規?最終,大家選擇由規則的解釋機構來判決,并接受這一判決結果為新的規則。從這次小風波的解決過程可以看出,SEE已經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規則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