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最新的 JOBS 法案,年營收低于 10 億美元的公司可以秘密地向 SEC 提交自己的 IPO 文件。多家媒體透露,企業云存儲服務商Box公司正在“偷偷IPO”,企圖上市。和很多企業迫于資金壓力上市不同,Box在此之前剛剛以20億美元的估值融了1億美元,可謂“不差錢”。“不差錢”的Box之所以要上市,很有可能是受了亞馬遜等成功前輩的啟發。
介紹亞馬遜歷史的《一網打盡》一書指出,亞馬遜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就是以最快速度上市。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佐斯一直堅信,互聯網的發展是一場圈地運動,只有資本雄厚的企業才能夠占得先機。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上市不但能夠為企業提供發展所必須的資金支持,還能夠讓企業的財務透明化,從而讓其后續的融資變得更為便利。
雖然對互聯網前景十分看好,貝佐斯也深知,當時華爾街對互聯網的吹捧太過頭了。雖然貝佐斯是這個泡沫的受益者,但連他自己都覺得亞馬遜這樣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市值能夠在1998年至2000年的兩年間上漲20倍也太離譜了。為了以防萬一,貝佐斯和亞馬遜開始以各種方法籌集資金,以防出現“地主家也沒有余糧”的悲劇。而亞馬遜之所以能夠挺過2000年開始的“互聯網寒冬”,又能夠之后飛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市讓這家公司在資金上進可攻退可守。
Box現在也面臨著和亞馬遜同樣的狀況。這家成立于2005年的公司可謂云存儲服務的先驅者之一。先行者優勢令Box的發展一直迅速、順利。然而,云存儲服務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互聯網企業的焦點,Box在未來面臨著來自Dropbox等創業公司以及來自谷歌、微軟等大公司的激烈競爭。為了鞏固地盤和繼續圈地(特別是搶占海外市場),Box需要更多的資金,而上市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此外,對公司來說,上市也不失為一手未雨綢繆的好棋。Box能夠從投資者手中不斷融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整個硅谷資金充沛,很多企業都獲得了高得離譜的估價。《商業周刊》等主流媒體又開始討論“硅谷是否進入下一個泡沫”這個老話題。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主流媒體的節奏往往要比實際情況慢半拍。當泡沫成為大家都在討論的話題時,泡沫已經到了快被刺破的階段。
所以,一家不差錢的公司急著上市,也可能是因為預感到自己將來會“差錢”,上市籌了資,才能挺過泡沫破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