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大肚的照片,隱晦表示自己懷上了二胎。在收獲祝福的同時,也有人質疑,鄧超非獨生子女,這是否符合二胎政策。
這不是第一次名人的肚子惹爭議。年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張藝謀超生事件,終以其繳納748萬罰款了結。生與不生,是個權利問題。僭越這種權利的人,往往處在社會結構的兩極,中間的人,僭越成本實在太大。但如今二胎政策已經施行,“單獨二胎”政策正在醞釀,孫儷的坦誠,似乎說明她并沒有經歷張藝謀曾經歷的那種壓力(或者并不在意)。
可以想見,如果“單獨二胎”政策真的施行,明星的二胎現象將層出不窮。當我們在生育問題上開始有一些選擇權的時候,卻突然發現,能夠實現這樣選擇的人必須得占有足夠的社會資源。除了房子收入這種標配,女性還得面對更加殘酷的就業市場。孫儷因為懷孕可以推掉幾部新戲,有多少人能承擔數次懷孕中斷工作的后果?

不過,這樣的“選擇崇拜”仍然不及“子孫崇拜”。上個月,大S于38歲“高齡”得子,其夫汪小菲發了條可謂“揚眉吐氣”的微博:“33歲,喜得一子,高興之余,心有余悸??磩e人皆有輝煌成功時,殊不知其中付出的代價巨大。但是,在你成功時,不知感恩,不懂惜福,必有一報。是好是壞,冷暖自知。不要存有僥幸心理,末法時代,現世報越來越快,后會有期?!?/p>
在兒子降臨之初講“現世報”,可見汪小菲被之前“逼孕”、“逼子”的事情氣得不輕。施行二胎政策,選擇權只在單個方向邁了一步,它將很快和結婚、房子一起被列入“人生圓滿者”或者“人生贏家”才會做的事情。而反方向,選擇不生或者少生,才需要解釋,乃至百口莫辯。
《甄嬛傳》中,孫儷扮演的甄嬛一直在懷孕的事情上和后宮的嬪妃勾心斗角,她最終依靠兒子坐穩了江山。現實生活中,明星孫儷當然不需要孩子來滿足生存需要,這是她個人的選擇。我們看“娘娘的肚子”的起伏,戲里是種種驚嘆,因為那是決定人物命運的轉折點;戲外是恍然大悟,驚喜羨慕,或者一聲嘆息。戲外的事情,倒不是純粹的娛樂,而真跟我們自身有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