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欽定國師,一個是中西通吃,張藝謀和李安的對談,注定吸引所有人的目光。3月27日,兩人在紐約大學以“中國的電影,中國的自信”為主題切磋了電影拍攝經驗和文化體會。
張藝謀完成了最新一部電影《歸來》的制作,李安觀后,對其中“壓抑和自由”的概念印象最深。而這個概念恰恰也是李安作品中最常出現的主題,從早期的“父親三部曲”中對父權的抗衡,到《臥虎藏龍》《斷背山》中個人欲望與倫常的糾纏,都可窺見李安的心結,這也讓他一眼看到《歸來》中類似的表達。
張藝謀與李安的道路形成了有趣的對比。張藝謀探索性的曲線波動,他以風格濃烈的《紅高粱》橫空出世,并把這種風格延續到了自己的商業片時代。他的另一類作品是間歇性出現的現實主義題材,《秋菊打官司》《活著》和《歸來》屬于此類,據李安講,《歸來》的布景和表演樸素到甚至有些沉悶。
李安導演之路的演進則有著清晰的階段,從自傳性質的“父親三部曲”,到與好萊塢的磨合期拍的《理智與情感》《冰風暴》《綠巨人》等,再到中西融匯的階段,《斷背山》與《色戒》是代表,現在李安關心的重點是信仰,《少年派》和他拳擊題材的新作品都是這個方向的探索。張藝謀評價自己的新作《歸來》時說:“有些像李安早期的電影”。

2007年,李安的《色戒》奪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時候,張藝謀是當年的評委。如今張藝謀進軍好萊塢,李安也擔當起了顧問。張藝謀曾經數度沖擊美國奧斯卡獎,都鎩羽而歸,如今完全啟用好萊塢班底講述好萊塢故事,又是一段新征程。而在好萊塢浸淫多年的李安則沒有這么熱血了,“別人很羨慕我在好萊塢干好萊塢的活,我也有很多苦衷”,他表示美國電影制度圓熟,但同時秩序僵硬,積習也重,想打破常規極其艱難,自己曾指導超級英雄大片《綠巨人》,結果“想太多”,觀眾看不懂,票房慘敗。李安的新片目前由于資金不到位陷入僵局,這位兩獲奧斯卡金像獎的導演說:“新片投資太大,資金困難。張藝謀都不相信我還有錢的問題。”
張藝謀接下來的計劃是一部好萊塢大片,這也是他第一次進軍好萊塢。這位在國內呼風喚雨的導演不禁有些緊張,他頗為真誠地向李安請教:“如何才能讓全世界都看懂你的電影?”李安回答,準備兩張皮,用片場老板、普通觀眾能看得懂的語法講故事,至于講什么故事,可以放入自己的真才實學。
日劇

美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