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力落后兒童識字教學過程中,通過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介入,幫助解決學生對抽象漢字不易理解的現象,同時為學生提供一種新鮮生動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知識的心理狀態,從而提高智力落后兒童的識字效率。
正確理解形、音、意間的關系
研究發現:在識字的過程中,智力落后的兒童很難把漢字的形、音、意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漢字字形認識方面,智力落后的兒童對字形的識別,并非隨著筆畫數的增多而越不容易被識別,識別成績的好壞與其對漢字熟悉程度密切相關。這一研究結果告訴大家,智力落后的兒童在識記漢字時,依賴漢字字形提供的信息數量;可以說,提供的信息數量越多,越容易識別。
在漢字字義理解方面:讓智力落后兒童通過講解了解字義是一件難事,往往是越解釋越深奧,越解釋學生越糊涂。原因之一,教學時將漢字視作抽象的符號,讓學生死記硬背,忽視了漢字作為一種表意的符號所蘊含的形象內涵;原因之二,智力落后兒童由于其思維長期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抽象概括能力差,事物間難以建立相關的聯系,決定了其對漢字學習有特殊的困難。
通過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集聲、文、圖、像于一體,在識記字形時給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通過動畫將漢字的字形、字義和字音這些信息完美地結合起來。動畫演變的過程是有理解性的思維過程,彌補了智力落后兒童思維上的不足,識字一下子就變得非常的直觀和簡單,再也不用死記硬背,學習漢字成了很有趣的活動,識字的效率和質量一下子得到了提高。
如:在學習“人”這個字的時候,聲音系統出現生字的讀音和組詞,隨后解說把“人”想象成一個站立的人,畫面系統則隨之將“人”字變形為一個雙手貼放在身體兩側,邁腿走路的人,形象生動。再如:學習“淚”這個漢字時,這樣解說:“目表示眼睛,三點水表示液體,淚是從眼睛里流出的液體。”隨著解說,漢字“淚”逐漸變成從眼睛里流出淚水的動畫,并配上嗚嗚的哭聲。
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識字教學中,寫字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手段。智力落后兒童在書寫過程中通常將漢字當作“字符畫”畫在紙上,出現倒筆順和增減筆畫的情況。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演示書寫更具有優越性。在書寫教學時,采用動畫書寫的方式,不但可以讓學生看到筆畫書寫過程而且可以在觀看書寫的同時聽到筆畫的名稱,利用這種視聽結合的方式增強學生對漢字寫法的記憶,是非常直觀、非常形象的示范。
電子白板是一種多媒體教學設備,由它帶來的新興的、電子化的、智能化的教學模式使枯燥乏味的課堂生動起來。強大的功能和輔助工具在課堂上的運用,讓練習成了游戲,使得學生樂此不疲。電子白板擴展、豐富了傳統計算機多媒體的工具功能,更加提高了視聽效果。將電子白板中的拖放、照相、隱藏、拉幕、涂色、匹配、即時反饋等功能模塊,靈活的運用到識字教學中,如:利用拖放、匹配的功能讓學生進行分類、找朋友等游戲,鍛煉學生的識別能力;再如:運用放大鏡在草叢里找學習過的漢字,增強學生對漢字字形的分辨能力。這些精彩的視覺及聽覺效果,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體。
豐富生活,為之添翼
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識字教學中的運用,不僅是教學手段的創新,還是教與學方式的根本轉變。信息技術可以給學生提供多方面的大量的信息,有文字的,有圖像的,有聲頻的,還有其他的綜合信息。
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提供豐富資源,可以幫助學生開闊眼界,便于學生對外界的觀察和對生活的理解。智力落后的兒童進行識字教學的目的之一是讓其將來能融入社會。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突破時空的局限,把生動活潑的東西帶到課堂中,可以再現生活、重現歷史,讓學生充分走進生活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從而克服了智力落后的兒童知識遷移能力差的弱點。
采用多媒體識字方法,為智力落后兒童展示了一個最近發展區,學生經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和老師的講解,就能夠領悟到知識的內涵。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為兒童(包括智力落后兒童)的發展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維果茨基認為,從理論上講,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幫助學生進行識字,從量變到質變,幫助智力落后兒童能夠在文化上得到發展,培養形成高級心理機能,為將來能夠順利融入社會打下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