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現行企業產品標準備案制度的弊端,論述了實行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的必然性、必要性,并提出了該制度在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力求充分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關鍵詞】 企業 產品標準 公開聲明 制度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14.18.001
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是指生產企業應當確保企業產品標準真實、合法,符合相關強制性標準要求,并在產品交付之前采用一定的形式將產品所依據的企業標準信息向社會公開。其實質是改革現行企業產品標準管理制度,讓政府、消費者、社會及時有效地了解產品質量的真實狀況,實現對產品標準的知情權、監督權,形成全社會共同監管產品標準的良好局面。
1 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的必然性
1.1 標準備案制度的弊端促使自我聲明公開制度的建立
現行企業產品標準備案制度是計劃經濟產物的延續,雖然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自身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一是“萬能政府”、事前監管的傳統方式,影響企業主體作用的發揮;二是不對標準內容負責,使低標準、低質量,甚至假冒偽劣產品,在備案的外衣下,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市場;三是“以備代管”缺乏有效監督,阻礙了企業產品標準水平的提升;四是不利于簡政放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1.2 促進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必然要求
《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強化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建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將企業產品標準公開問題上升到了國家層面。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將在形式上極大程度地壓縮了企業備案工作流程、文件數量以及備案周期,同時在功能上增強了企業產品標準的真實性和時效性,保障了消費者知情權,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奠定了基礎。也是標準化工作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必然要求。
2 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的必要性
2.1 提升標準質量、產品質量的需要
標準公開制度將引導和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重視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標準,不斷完善技術標準體系,提升產品標準質量和產品質量。
2.2 明確責任主體的需要
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是產品質量的責任主體,也是企業產品標準聲明和公開的發起者和實施者,并對企業產品標準聲明和公開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避免了在現行制度下,對企業產品標準的法律責任理解出現偏差,甚至出現了責任轉移,造成責任不清的情況。
2.3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的需要
政府應建立獎懲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對未按規定進行公示或者弄虛作假的企業,加重行政處罰力度,并將企業名單向社會公示。這將使企業產品標準等質量信息以及經營活動被置于陽光監督之下。
2.4 建設企業誠信體系的需要
企業誠信體系的建設,將為社會提供充分、透明、完整的信用信息,滿足社會有關方面的需要。了解企業產品質量信息既是法律賦予消費者的權利,也是消費者行使社會監督的前提。只有企業公開產品標準信息,消費者才能了解產品質量信息,最終使自身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3 開展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3.1 要堅持依法辦事,防止只破不立
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方式,不能強行要求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而必須在法定范圍內,做到不越權,更不能侵犯企業的合法權益。鑒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及其實施條例沒有規定企業必須公開產品標準,我們應先對其修訂,為后續工作提供法律依據和政策保障。
3.2 要明確公開的內容,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利益
企業產品標準是企業的技術秘密、商業秘密,是企業的自有知識產權,是科學技術的結晶,是國家的戰略性資源,是中國應對WTO/TBT的一項重要舉措。因此,開展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必須要從國家和企業利益出發,充分評估公開企業產品標準對國家戰略的影響,防止發達國家的產品或服務長驅直入。公開的內容主要包括:
①企業名稱;
②產品名稱;
③完全執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公開相應的標準號和名稱;執行企業標準或其他標準的,除公開標準號和名稱外還應公開主要性能指標、檢驗(試驗)方法和規則。
3.3 要統一公開平臺和公開時限
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是強化企業的主體地位,是簡政放權的表現形式之一,絕對不是放任自流、我行我素。為保證公開標準信息的公正性、時效性、可讀性,要建立適應大數據、云計算的全國唯一的企業產品標準信息公開平臺和數據庫,方便企業公開標準信息,保障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此外,企業還要在產品標準發布后的規定時間內,在平臺上公開企業產品標準,并對其公開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負責。同時,對真實性、及時性作為社會信用信息進行公示。
3.4 要以點帶面,穩步推進
在全國范圍內,選取不同領域、不同行業自愿參與的企業進行試點,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擬定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以漸進式推進企業產品標準公開。特別要注重發揮標準化研究機構的力量,加強對試點單位的指導,提供產品標準咨詢和制、修訂服務,認真地研究試點單位的反饋意見,查找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為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的全面推進做好基礎工作。
4 結束語
總之,建立和推行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是對現行企業產品標準備案制度的改革,在這一過程中要依法辦事,按照簡政放權的要求,用國家戰略資源的視角審慎對待企業產品標準,既保護企業的利益,又維護消費者權益,在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以點帶面,確保建立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
[3]《企業產品標準管理規定》(國質檢聯〔2009〕84號)
[4]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5]《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0號)
作者簡介
程旭,遼寧省標準化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從事標準化、數據研究工作。
(責任編輯:張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