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今市場,企業間競爭異常激烈,如何提高產品質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獲得長期穩定競爭優勢的基礎。同時,加強對員工的行為引導尤為重要。
【關鍵詞】 產品質量 質量意識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14.18.004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在市場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一個企業產品質量的高低,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重要性越來越強。一個企業,如果忽視了產品質量,那么,發展就無從談起。只有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產品才能逐步占有市場,企業想做大做強,在增強創新能力的基礎上,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是不二之選。
有關數據顯示,一個企業存在的平均年限只有短短幾年,那些被市場大浪淘汰掉的企業,雖然可能存在各種各樣的外部市場環境惡化以及內部管理問題,但毋庸置疑,很多企業是倒在了不注重產品質量這個環節。產品質量之所以在今天變得更加舉足重輕,因為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競爭幾乎無所不在,想要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變得更加復雜,但是唯一不變的是質量,以質取勝是很多企業走向成功的根基和法寶。放眼世界,許多有所成就的企業無不是特別重視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如何提高產品質量,是當今關系企業生存的重要問題,產品質量的重要性愈加彰顯出來。因此,實現產品質量的提升,是一個企業想要立足和發展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1 提高全員質量意識
態度決定一切,意識決定行為。企業要發展,就離不開人,就離不開指導人進行行為活動“意識”。恩格斯曾經說過,意識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意識的作用可見一斑。“只有優秀的員工才能做出優秀的產品。”這是海爾集團的至理名言。要提高企業的產品質量,則首先要從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開始。員工的質量意識代表著一個企業的高度,左右一個企業的形象,決定企業員工的素質,是每個企業應當最早具備的功力,更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所以要想提高產品質量,首先就要從決定人的行動的意識入手。因為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目的是人主觀要達到的一個高度,計劃則是具體實施辦法。意識反應客觀事物,更主要的是它能加以創新和改造。
俗話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思想到達一個什么高度,決定一個人工作行為的方向和指南。因此,要提高企業產品質量,首要任務就是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質量是“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說到底是人的意識加以落實后的結果,而質量意識既是企業的員工對質量的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更是企業領導層對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視程度,是一種態度和信念,并且這種態度和信念必將在工作過程中支配和影響他的行為,進而影響一個產品質量的優劣。
2 發揚團隊精神
所謂團隊精神,是一個單位和團體的工作氛圍,是一種士氣和共同信仰,也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其根本是協同作戰,最終達到“擰成一股繩”,產生強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就能成為一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鋼鐵團隊。一個單位或團體具有團隊精神,并不是要團隊成員沒有自我、犧牲自我,相反,成員間各自的鋒芒匯集起來,才能更好地保證既定目標的完成,更好地成為提高產品質量的內在動力。
團結就是力量。一個企業想要發展,有一個企業內部的決定因素不可小覷,那就是企業是否有團隊精神,員工是否具有團隊意識,一個企業,如果缺乏“團隊精神”,就會缺乏斗志和效率,即使擁有再先進的企業經營理念,再成熟的資金運作,擁有再高的科技含量,一切好的想法和愿景終歸是“零”。在一個企業中,要想提高產品質量,是否具有團隊精神,是否能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尤為重要。商場如戰場,團結凝聚力量。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一個企業是否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戰斗力,決定企業的生死存亡。而團隊精神,就是企業的凝聚力,就是一個企業的精神支柱。喪失了團隊精神,那么無異于一潭死水、一具僵尸,企業活力更無從談起。
3 從管理要成效
有效的管理是企業的軟實力。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古語說,大道至簡,知易行難。說到管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現在的一些微小企業,更多的流于粗放管理、粗放經營,小富即滿,缺少細致入微的管理,往往制訂的計劃形同虛設,無人問津,沒有連續性,想起來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注重人才培養,不注重激發底層員工的創造熱情和動力;沒有章法,隨意性強,效果不明顯,提升產能只能靠原始的加班加點……企業要發展,質量要提升,必須要從精細管理入手,從管理要效益。
一是要做好有效的質量控制
各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顯著特點,就是始于教育、依賴教育、終于教育。這也是我國成功的經驗。關鍵是要通過形形色色的方式,拓寬多種渠道,有針對地對各層級人員,特別是技術人員,針對不同的工作特點,有的放矢,選擇不同內容,下大力氣加強教育培訓,并且要常抓不懈,就能卓有成效。
二是注重制度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形成“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程序化”氛圍和環境,以制度建設推動質量管理、促進質量管理,最終達到從質量管理要效益的目的。制度建設要無縫隙、全方位、全過程,不少一個工作過程,不少一個標準要求,不少一個獎懲辦法,使每一個員工都在其位,謀其政,各負其責,清楚自己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做錯了怎么辦,這樣,管理者進行企業管理時無論碰到任何問題,都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時,既要注重制度建設的全面性,也要注重制度建設的科學性,要讓員工從心理上認同和接受,符合本企業的文化和精神,這樣,時效性就事半功倍。
對企業而言,提升產品質量關鍵還得靠行動。一定要有戰略眼光,要看到企業3~5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作者簡介
董玉明,工程師,長期從事計量設備檢測工作。
(責任編輯:張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