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以“質量、創新、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質量(北京)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重要講話時說:“質量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關鍵,關系億萬群眾的福祉。中國經濟要保持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必須推動各方把促進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經濟質量效益上來,把注意力放在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上來,牢固確立質量即是生命、質量決定發展效益和價值的理念,把經濟社會發展推向質量時代。緊緊依靠深化改革,在不斷發展中打好全面提高中國經濟質量攻堅戰,實現宏觀經濟整體和微觀產品服務的質量‘雙提高’。”
至此,“質量”以空前的高度和力度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博士認為,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由此可以說,誰抓好了質量,誰就把握住了未來發展的關鍵。
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升
放眼遼寧,這個東北老工業基地正以“質量強省”為主線,邁出質量工作的新步伐。面對人民關注質量,企業強調質量,社會需要質量的新局面,以突破和創新為出發點,一場全面提升質量的“攻堅戰”正在遼寧質監全面打響。
2012年,當我國《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正式出臺,明確“堅持以質取勝,建設質量強國”,質量工作就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一步。面對新形勢,今年1月《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的意見》出臺,明確了加強宏觀管理、創新發展機制、強化監督管理、夯實發展基礎四個方面的質量工作重點。
一年來,通過狠抓各項質量措施的落實,遼寧質監在質量基礎建設、質量共治合力、質量工作機制、質量發展環境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以制造業和農產品質量為例,合格率都在穩步提升。目前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為91.79%,較去年抽查合格率高出1.99個百分點;農產品質量總體合格率為97.1%,較農業部提出的目標95%高出2.1個百分點。
遼寧質監現已評選出遼寧省名牌產品603個,省長質量獎和省質量管理獎單位66家。在去年首屆中國質量獎評選中,大連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和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獲得提名獎;瓦房店市和桓仁縣分別被命名為“全國軸承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和“全國冰葡萄酒知名產業示范區”……一批知名品牌的打響不僅向人們介紹著遼寧,也帶動著遼寧質量的全面發展。
質量基礎工作逐步加強
為了不斷夯實質量基礎,為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近年來,作為質量工作的主要部門,遼寧質監不斷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核心手段,控制和促進遼寧質量的飛躍。
在標準工作方面,2013年10月《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的意見>》出臺,遼寧質監同時承擔著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通過制定具體政策措施、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形成協調高效的工作機制,推進標準化工作發揮技術基礎作用。同時,按照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要求,形成包含137個項目的第一批遼寧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并啟動了標準化信息平臺建設和標準化地方法制建設。
在計量工作方面,今年7月《遼寧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實施意見的通知》正式實施,將計量工作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結合實際制定了計量動態實施機制,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
在特種設備工作方面,今年1月《遼寧省電梯安全管理辦法》出臺,從實際出發解決電梯安全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落實電梯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在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工作方面,遼寧質監以培育檢測市場、整合檢測資源、提升檢測能力為重點,提升檢測服務和能力。目前遼寧各類檢測機構總數超過了1100個,省級檢測中心有65個,已建成國家級檢測中心22個。
此外,遼寧質監還全面啟動了質量統計、分析和質量合格率調查等工作,為質量工作的科學評價提供了重要依據;為創新評定機制,重新修訂了《遼寧省省長質量獎管理辦法》和《遼寧名牌產品認定實施細則》等相關規章,使相關工作更科學與規范;特別是將質量工作關鍵績效指標納入省政府對市政府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并以政府辦公廳的名義下發了《遼寧省人民政府質量工作考核辦法》,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考評和問責提供重要依據等等。遼寧質監的一系列的新舉措和新突破,都為一年來遼寧的質量工作增加了新亮點。
質量工作機制不斷完善
今年年初,根據《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的意見》的要求,遼寧成立了由省直28個部門組織的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就設在省質監局。近年來,遼寧質監通過每年的質量發展綱要行動計劃工作方案、質量月宣傳活動等密切了與各部門共同開展質量工作的聯系,以國家質量考核為牽動、以產品質量監管協作和案件移送等為紐帶,部門綜合施策、齊抓共管的“大質量”工作機制正在遼寧開啟。
為了充分體現和發揮地方政府在質量工作中的職責,全面釋放基層工作的活力,從今年開始,遼寧質監還在全國率先實現由長期實行的垂直管理變為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模式。為了改變職能交叉,多頭執法的現象,丹東成立了遼寧首個市場監管局。遼寧質監工作重點也由重審批向重過程的事中和事后監管上轉變。同時,為了適應發展的需要,質監部門在工作方式上由過去微觀的、具體的管理向宏觀的政策引導轉變,努力還權于社會、市場、基層和企業,最大程度上減少政府對企業、對微觀事務的干預,最大程度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
據統計,2013、2014兩年,遼寧對質量審批許可放權數超過了60%;清理了質量方面的規范性文件67件;取消7項特種設備收費、降低40項計量檢定收費、取消了審查員的評定費用和組織機構代碼的年檢及維護費用;減少質量工作審批環節、審批時限壓縮了30%……遼寧質監正通過放權、廢制、減負、提效等手段,進一步加大質量惠企的力度,完善質量工作機制。
質量發展環境不斷改善
面對新形勢,遼寧質監質量工作不斷向前發展。2013年以來,逐步實現了“政府主責”、“部門聯合”、“企業自主”、“社會參與”的質量共治格局的新突破,遼寧的質量發展環境也在日益改善。
聯合省直28個部門的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從制造業產品質量、農產品質量、食品藥品質量、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等多方面共同推進質量工作;7個督導組奔赴全省14個市,圍繞“質量統計分析制度的建立與開展情況”等重點內容督查實施質量強省戰略落實情況,提高質量水平;幫助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機構、首席質量官制度,加強品牌建設并使其發揮引領作用;“12365”等質量申訴網絡平臺實現省市兩級受理、省市縣三級分辦、全省信息共享的工作模式,達到了“環節最少、程序最簡、時間最短、服務最好、效率最高”的目標;“質量月”、“標準日”、“計量日”等宣傳,壯大了質量工作的社會基礎……質監部門一系列活動的蓬勃開展,不僅為遼寧質量的提升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也探索出了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新路子。
9月初,在一年一度的質量月里,遼寧迎來了國家質量工作第六考核組,對省政府質量目標完成情況、質量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實地核查。這是國家質量工作考核的第一年。考核結束后,在向省政府的反饋會上,考核組雖然指出了遼寧質量工作存在“質量升級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一些領域質量安全風險防范有待進一步加強,質量工作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的問題,但考核組組長、商務部副部長房愛卿代表考核組對遼寧質量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遼寧省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高度重視質量提升和質量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產品、工程,服務質量穩步提升,質量安全態勢良好,未發生區域性、系統性質量安全事件”。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既是對遼寧質量工作的肯定,也是對遼寧質監質量工作的肯定。
如今,國家質量工作考核雖然暫時結束,但遼寧質監的質量工作仍在繼續。新形勢對質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來自各界的期待,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既是考試,也是眾望,更是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