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大連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大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召開的“大連市質監重點實驗室開放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提升政府公共檢驗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企業重復投資,不斷提升質檢機構的技術實力和服務水平,遼寧大連質監局探索依托東北地區單體最大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大連檢測科技園”,以非營利方式向企業開放其所轄重點實驗室,推動公共檢測與產業技術研發的深度融合。據大連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首批開放的實驗室包括軸承、泵閥、LED、工業CT以及電磁兼容共5個重點實驗室,合計開放實驗室面積8000余平方米、檢測儀器設備285臺(套),涉及實驗室專職檢測人員65名。
重點實驗室開放工作,是指大連市質監部門下轄的重點實驗室,以非營利的性質向社會提供儀器設備、環境條件、實驗人員等檢驗測試資源支持,企業或其他社會機構用戶通過獨立、協同或觀摩等方式使用質檢機構實驗室,獲取檢測數據。據了解,面向社會開放的實驗室既有大連市質監部門直屬的質檢、計量、標準化、特種設備等檢測研究機構,也包括布局在大連市產業集聚區的國家級、省級質檢中心。
據了解,“軸承實驗室”依托“國家軸承檢測中心(大連)”而設,位于軸承之都瓦房店市,將為我市軸承產業發展提供便捷的檢測服務;“泵閥實驗室”包括水泵和閥門兩個實驗室,將服務于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領域的泵閥產品檢測;“LED實驗室”將面向大連光伏產業企業,在“光學健康”測試等多個項目填補了企業空白;“工業CT實驗室”,能提供透視環境下的精密尺寸測量、公差分析、裝配評估、內部缺陷分析以及逆向工程等測試,測量精度達到微米級;“EMC實驗室”,可進行電磁兼容綜合評定,應用于信息技術電子設備等領域測試。
該負責人介紹說,在為期一年的試運行期間,大連市質監局與大連世紀長城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大連雙龍泵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探索開放實驗室應用,大連三寰乳業公司等一批地產龍頭企業充分利用公共檢測資源拓展業務空間;與大連化物所、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工業大學、大連交通大學、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大連海洋環科院等科研機構建立合作工作機制;市珠寶鑒定實驗室、室內空氣質量流動實驗室定期向市民免費開放,普通消費者從中受益。
據統計,在重點實驗室開放試運行階段,大連市質監系統累計為400余家企業或科研院所提供了開放式檢驗測試、技術咨詢等服務,相關單位利用開放實驗室開展測試達2000余次(批)。下一步,大連市質監局將根據大連產業發展的需求,進一步擴大國家、省級質檢中心和參與重大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等技術機構開放實驗室的范圍,屆時會有更多企業、院所走進大連檢測科技園,分享實驗室開放成果。預計到2015年,大連市質監系統開放實驗室數量將達到30個,將成為企業的產品質量檢測基地、技術創新試驗基地、質量咨詢培訓基地以及社會質量科普基地;同時,大連市質監局還將探索發起組建“大連質量檢測技術聯盟”,集聚公共檢測機構、行業領軍企業、行業協會、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等質量領域的一流資源,以重點科研和產業應用項目為主要抓手,開展面向政府的質量發展研究、面向產業工程質量安全的技術開發、面向企業的質量技術服務和面向社會的質量人才培訓,全力打造學術性、公益性、聯合型公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