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二季度,遼寧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開展了對日用陶瓷、學生服、針織泳裝、陶瓷磚、熱軋帶肋鋼筋、冷軋帶肋鋼筋、潛水泵、鋁合金建筑型材等8類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查。
據了解,此次共抽查208家企業生產的229批次產品,經檢驗有28家企業生產的28批次產品不合格。
此次抽查涵蓋大、中、小型企業,抽查涉及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含個體)、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外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限責任公司。其中抽查7家大型企業生產的10批次產品,產品質量全部合格;抽查19家中型企業生產的22批次產品,有1家企業生產的1批次產品不合格;抽查182家小型企業生產的197批次產品,有27家企業生產的27批次產品不合格。
根據抽查結果分析:
日用陶瓷產品 此次共抽查14家企業生產的20批次產品,2家企業生產的2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項為吸水率。吸水率是指日用陶瓷器吸水飽和后單位質量的瓷器所吸收的水的質量,用百分比表示。吸水率越低,說明該陶瓷器的燒結程度越高,機械性能也越好。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個別企業對燒成工藝把關不嚴,燒結溫度控制不當或原料配方不合理造成的。
學生服產品 此次共抽查40家企業生產的40批次產品,9家企業生產的9批次產品不合格,涉及纖維成分含量、PH值、染色牢度、褲后襠接縫強力等項目。其中,有4個批次產品纖維成分含量與標識不符,其中有2批次產品棉含量實際值大于標稱值。標識不合格雖然對人身沒有直接傷害,但該項目是服裝正確使用、洗滌、保養的必要條件。有2批次產品pH值項目超標,數值最大的為9.3。pH值超標影響人體健康安全。pH值項目超標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為降低成本,在布料印染環節,減少中和及清洗工序,沒能有效地清除殘留的化學物質而造成。有3批次產品的色牢度不合格,主要是耐水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洗色牢度不達標,其主要原因是面料的質量問題。面料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選用價格低廉染料,減少生產工序,以致染色不夠堅牢。有1批次產品褲后襠接縫強力不合格。褲后襠接縫強力低會導致在劇烈活動時,褲子后襠開裂,影響正常穿著,其主要原因是縫紉針距密度偏大或縫紉線強力低等造成的。
針織泳裝產品 共抽查29家企業生產的29批次產品,其中11家企業生產的11批次產品不合格,涉及纖維含量、耐光色牢度、耐氯化水色牢度等項目。此次抽查中,有8批次產品的纖維含量與產品標識明示的含量不符。該項目不合格主要影響消費者的知情權、正確使用及洗滌等,其主要原因是企業采購原料后未進行再檢驗,只按經銷商告知的數據標注或未經檢驗隨意標注。有4批次產品染色牢度項目不合格,主要是耐光、耐氯化水色牢度不達標。該項目不合格除影響產品外觀外,其染料中的有害物質(重金屬等)會對身體造成潛在傷害。
陶瓷磚產品 共抽查30家企業生產的30批次產品,其中4家企業生產的4批次產品不合格,涉及破壞強度、斷裂模數2個項目。斷裂模數及破壞強度是陶瓷磚的力學性能,是影響墻體美觀及使用安全的重要指標。如果力學性能不合格,瓷磚在運輸過程中容易損壞,鋪貼后受力容易產生裂紋或斷裂,不但影響裝飾效果,也可能會造成人身傷害。
熱、冷軋帶肋鋼筋產品 共抽查20家企業生產的20批次產品,產品全部合格。
潛水泵產品 共抽查45家企業生產的50批次產品,其中2家企業生產的2批次產品不合格,涉及標牌、效率、規定點流量與揚程等項目。本次抽查中,有2批次產品規定點流量與揚程項目不合格。規定點流量與揚程是泵產品的基礎工作性能指標,不合格會使泵產品達不到相應的使用要求。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所配套電機功率不達標,或是泵本身葉輪、流道設計、加工不合要求。有2批次產品效率項目不合格。效率是指泵產品將輸入電能轉化為有用功的多少,是水泵除安全指標外最重要的質量指標,使用效率不合格水泵將造成能源浪費。有2批次產品標牌項目不合格。標牌用于向消費者明示產品信息及性能參數,未按標準要求進行標識,對消費者將造成誤導。
鋁合金建筑型材 抽查30家鋁合金建筑型材生產企業生產的40批次產品,產品全部合格。
針對本次抽查中發現的產品質量問題,各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將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開展對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的后處理工作。督促企業加強質量管理,按照標準要求組織生產,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針對針織泳裝、學生服兩種產品多年來不合格率一直較高的問題,不合格企業所在地市局將督促及幫助生產企業嚴把原材料進廠檢驗關,并提高檢驗檢測能力。